「日方史料」朝鲜脱离清朝控制

赫歇尔 2023-12-20 15:37:02

译自参考资料

浅野豊美『帝国日本の植民地法制―法域統合と帝国秩序』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伊藤之雄、李盛煥編著『伊藤博文と韓国統治 初代韓国統監をめぐる百年目の検証』ミネルヴァ書房〈人と文化の探究 6〉

小川原宏幸『伊藤博文の韓国併合構想と朝鮮社会 王権論の相克』岩波書店

1880年代,统治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坚持以清朝中国为中心的册封制度,甚至当日本明治政府于1869年“通知”朝鲜恢复君主制时,中国皇帝表示拒绝接受时,使用了诸如“皇上”和“奉勅”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对朝鲜说的。

1876年江华岛事件后,日本与朝鲜缔结了条约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条约签订时,日本宣布“朝鲜为独立国家”,以迫使朝鲜离开清朝的册封制度,为与中国的冲突奠定了“基础”。

随后,朝鲜向清朝请求与美国缔结条约,参与天津谈判时的李鸿章试图加入“朝鲜是中国的附庸国”的条款。然而,这个想法被放弃了,因为美国的反对,认为美国不可能与附庸国缔结条约。

然而,朝鲜高宗在与美国、德国和英国谈判条约时,却提出“朝鲜是中国的附庸国,但其内政和外交具有自主权”的质询。1882年10月4日,朝鲜与清政府缔结《中朝商陆通商协定》,明确其属清朝的藩属。

朝鲜开国后,视西方国家为夷狄,排除西方国家,维持锁国政策。年轻的开化派官僚与闵妃的政治斗争持续。兴宣大院君发动政变,意图夺取政权,但被应金允植、鱼允中邀请清朝派遣的丁瑞昌、马建忠镇压,大院君被送往中国天津监禁。

1881年10月,清朝与朝鲜缔结《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加深朝鲜藩属国的属性,并派马建常、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öllendorff,普鲁士贵族,下图,为李鸿章所托前往朝鲜)到朝鲜政府担任政治顾问。

1884年,朝鲜开化派发生政变,被清朝军事镇压,开化派垮台。由于这些变化,中国加强了对朝鲜的影响,并在闵氏家族的支持下控制了朝鲜政府。清朝与日本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出兵朝鲜前须事先告知,并从朝鲜半岛撤军。

1885年,当发现高宗秘密向俄罗斯请求支援(俄韩密约事件)时,清朝为了维持自己的影响力,将大院君遣返回朝鲜。归国后的大院君废黜高宗,立嫡孙永宣君为王,计划亲自摄政,并加深与东学党的关系。

1894年6月,东学党起义,占领全罗道,要求闵氏下台(甲午农民战争),闵氏请求清朝援助。李鸿章派出了2000人的军队,日本也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派出了8000人的混成旅保护日本侨民。

叛乱平定后,朝鲜要求两国撤军,但双方均拒绝。日本再次确认朝鲜是为独立国家,并得到朝方回复称其为独立国家,因此,中国在独立国家朝鲜驻军,意味着清朝将朝鲜视为附庸国,日中关系紧张升级。

此外,日本向朝鲜政府提出了改革计划,但闵氏却要求日本撤军而不是改革,并回应朝鲜王朝将进行自愿改革,这加深了日本与闵氏家族的矛盾。之后,日本开始筹划支持大院君建立新政府。

1894年7月23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指示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军进入汉城,率领护卫队前往景福宫。当日军到达景福宫时,遭到朝军的射击。日军还击,朝军士兵纷纷逃跑,大约一个小时后朝军就被驱散了。

1894年7月25日,中日在朝鲜丰岛海域发生武装冲突(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战胜的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使朝鲜正式成为独立国家,成功消除了清朝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7 阅读: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