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不惧舆论压力?母公司迅销股价大涨5%,市值超过中国平安

海菡聊商业 2024-12-04 12:16:47

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今日股价大涨5%,市值达到8400亿港元,超过中国平安,成为港股市值第16名的上市公司。

其股价甚至创下11月以来的新高,而优衣库刚刚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波,近日,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接受B BC采访时表示:优衣库没有使用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

一、中国是优衣库最大的市场

柳井正的表态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中国网友纷纷斥责优衣库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认为这是对中国棉花的抵制。此事更是惊动了中国外交部,认为新疆棉花是全球最好的棉花,希望优衣库排除政治干扰做出最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抉择。

短短几日过去,优衣库的股价就创出11月以来的新高,这似乎说明,资本市场对优衣库经历了舆论风波并不在意,潜在含义是在表达这并不会对优衣库的经营和业绩产生影响。

其实中国市场是优衣库乃至迅销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根据2024财年的数据(2023年9月1日-2024年8月31日),迅销的总营收是31038亿日元,经营溢利5009亿日元,其中日本优衣库贡献了9322亿日元的营收,占迅销总营收的30%。

海外优衣库贡献的营收为17118亿日元,占到迅销总营收的55%,经营溢利2834亿,占迅销总经营溢利的57%。其中大中华区贡献营收6770亿日元,占迅销总营收的22%,更是占到优衣库海外市场份额的40%。

中国市场是无可替代的,韩国、东南亚、印度及澳洲地区的营收为5405亿日元,占优衣库海外市场份额的32%,欧洲地区为2765亿日元, 占到优衣库海外市场份额的16%,北美地区贡献的营收为2177亿日元,占比12.7%。

从贡献营收的地区来看,大中华地区是最大的营收来源地,是为优衣库做出贡献最大的地区,贡献了40%的营收,远超北美、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也超过韩国、东南亚、印度等亚洲地区,从这个角度来看,优衣库是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

从门店数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本土一大截,日本本土的门店数量已经不到800家,而大中华区有1032家,其中内地就有926家,根据优衣库的计划,还将继续在大中华扩张门店数量。

二、中国缺乏服装品牌

优衣库这个事情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鞭策,中国是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门店全球最多,而且中国有完善的服装产业链,物流非常发达,运输成本低,也拥有全球最好的棉花,即便是如此,优衣库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巨头之一依然可以在政治考量之下,不惧中国是最大市场的事实而不使用新疆棉花,他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我想这其中有两个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地也是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但是缺乏服装品牌,尤其是在快时尚品牌方面,一直未能产生一个可以抗衡外资的品牌,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太好的替代品出现。

其次,我们的官方是倡导开放的,在这件事情上并不会从法律手段对外资企业做什么,而主要是民间自发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的传导和持续时间都比较有限,并且有“U型锁”这个枷锁在前 ,也很难演变成一场针对某个企业的线下抵制行动,等到线上热度一过,一切又风平浪静。

中国现在被PUA太多,如果意见过于统一,就容易被说成是民族主义,另一个极端就是被人嘲讽为一盘散沙,这两种标签一直长期在我们的舆论场中出现,搞得网民也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总有一个标签适合你,最后就是乌合之众。

说到底还是得自强,迅销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巨头之一,一年销售1500亿人民币左右,远超我们国内的服装企业,中国最大的服装企业是海澜之家,去年营收是215亿,只有迅销的七分之一,快时尚品牌就更是缺乏了,没有一个能打的。

相比于在舆论上将优衣库喊下去,更需要产业界能够扛起重任,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快时尚服装品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拥有最完善的产业链和最好的棉花,没有理由搞不出来自己的服装品牌。

三、优衣库在资本市场给我们的启示

服装产业一直被我们看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诚然,这个行业的生产环节是劳动密集型,但是从采购、设计、生产、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来看,生产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真正的牛鼻子是品牌,品牌掌握了定价权,比如优衣库,可以以品牌来对抗中国的舆论市场,在中国和西方之间,他可以选择中立、也可以选边站,但是他最终选择了西方,不使用新疆棉花,即便你是最好的。

品牌可以凌驾于原材料之上,在服装产业就是如此,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的关注你的原材料来自于哪里,消费者更多的只关注品牌本身,除了生产环节,其余五个环节都大有可为,这都需要品牌牵头,这些环节能够创造大量的白领工作岗位,也分得了最大的剩余价值,优衣库一家服装企业就能达到1500亿人民币的营收,净利润也高达近200亿人民币。

迅销这样的企业放在资本市场,市值能够高达8000亿,比我们的金融巨头中国平安还高,而中国平安的营收是万亿人民币,是迅销的7倍多,净利润1000多亿, 也是迅销的六七倍,但是资本市场的估值却并不高。

哪怕是我们当前享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作为龙头,其市值也只有1.3万亿港元,比优衣库也只高出50%,但是宁德时代的营收有4000亿,净利润有四五百亿,远高于优衣库,而且是高科技企业。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被卡脖子的技术,将工业上的明珠一个个摘下,这是我们的硬实力,而品牌代表了我们的软实力,两手都要硬,高科技可以集中攻关来攻克,但是品牌的建设需要的是另外一种技能,一种文化的自信,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来到。

中国的产品不能总是在成本上扣,需要打造让人信得过的品牌,作为消费者其实是有选择困难症的,品牌就是解决这种选择困难的,一旦建立起和品牌之间的信任之后,消费者的买单就无需理由,他就认你这个品牌质量是好的,价格是合适的,穿在身上是合适的,他们不会去关注你的背后用了什么棉花。

0 阅读:0

海菡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