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江苏各地通过丰富的文旅活动、非遗体验及创新消费场景,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各地将非遗融入灯会、市集、表演,如南京秦淮灯会、盐城英歌舞,增强文化吸引力。博物馆延时开放、推出特展(如南京博物院“锦绣江南”展),结合文创销售提升消费。全省发放超200项惠民措施,如消费券、门票减免,直接刺激消费。南京、无锡通过“拼假”和分段式旅游延长消费周期,苏州、常州瞄准年轻群体打造二次元场景。南京、无锡、苏州、盐城、连云港、徐州、扬州、常州表现突出。这些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活动创新,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1. 南京:文旅流量“顶流”,全域联动效应显著数据表现:春节8天假期接待游客16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9.2%和7.3%。外地游客占比71.3%,省外游客占比超80%(大年初三、初四)。活动亮点:非遗与文博融合: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非遗灯会为核心,联动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等推出生肖主题展览,文创产品“小粉炉”冰箱贴成爆款。二次元经济:新街口商圈引入40多家二次元品牌首店,客流同比增长30%,动漫周边“谷子经济”吸引年轻群体。错峰出游:通过“行李到家”等便民服务提升体验,香格里拉等星级酒店连续多日满房,乡村旅游客流增长12.4%。2. 无锡:春晚分会场引爆“溢出效应”数据表现:央视春晚分会场设在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假期游客接待量155万人次,同比增长28%;酒店民宿发放300万元优惠券,搜索热度同比增185%。活动亮点:文化展示:春晚舞台呈现江南水乡景致,带动鼋头渚、灵山大佛等景区客流激增,省外游客占比近80%。夜间经济:结合非遗鱼灯巡游、森林春晚等,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打造“不夜城”体验。3. 苏州:传统与新兴业态双驱动数据表现:当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31%,吴中太美香谷里酒店客房出租率增长48%。活动亮点:园林与非遗结合:、周庄古镇推出非遗民俗表演,联动丝绸博物馆展示传统织绣工艺。消费场景创新: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带动餐饮、黄金等业态增长。4. 盐城:非遗年味与生态IP双出圈数据表现:A级景区接待游客937.1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央视报道29次,入境游客增长28.7%。活动亮点:非遗与生态融合:、黄海森林春晚吸引游客,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如中华麋鹿园)成热门。国际传播:通过入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游客体验汉服、淮剧,发放1.3亿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5. 连云港与徐州:二三线城市“黑马”崛起连云港: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潮汕英歌舞表演单日吸引20万人次,带动餐饮消费超500万元。徐州:线路游订单量增长近8倍,博物馆青铜展、汉文化主题活动提升吸引力。6. 扬州与常州:文博赋能消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展吸引30万人次,文创周边热销;瘦西湖、东关街通过非遗市集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常州:中华恐龙园、博物馆接待量显著增长,环省行活动联动“数见苏韵”展览,提升文化体验。你所在的城市入围了吗?今年的春节,你又去了哪些地方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