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句绕口令特别火,“辽宁辟谣了上海的辟谣”,很多网友都在转发评论。仔细梳理了一下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些话不吐不快。
上海辟谣是因为4月16号,有网友发布了一条“辽宁援沪抗疫物资被扔进垃圾桶”的短视频,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涉事的上海某居委会辟谣称:4月14号他们收到了辽宁捐赠的80份物资,志愿者在对食品进行整理分发时,发现部分蔬菜因为长时间颠簸运输已经腐烂,于是将那些腐败变质的蔬菜扔进了垃圾桶,整理好的蔬菜正常进行了分发。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辽宁对于上海辟谣进行了辟谣,再次把“腐败蔬菜”送上热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辽宁紧急调集了包括蔬菜、大米、食用油在内的生活物资2300吨,驰援上海。4月12日出发13号陆续抵达上海。为了确保蔬菜新鲜全程采用大型冷藏货柜车装载分拣好的蔬菜,蔬菜都用泡沫箱独立包装,冷藏室的温度是保持在二度到三度之间,每隔四到六个小时进行一次开箱抽检;全程有录像为证。
而且抵达目的地之后,热情的上海网友特意拍摄了蔬菜完好无损的画面,除了表达了上海人民对辽宁人民的谢意,同时这些照片也是蔬菜没有腐烂的证据。
而且仅仅一天时间别说全程都是冷链运输,即使是常温也是不会腐烂的。为什么到了距离社区居民手里一步之遥的时候就腐烂了呢?因为那些中间环节导致辽宁捐赠的蔬菜在上海某些地方又搁置了三天才到了局面手中。这时候上海的温度已经很高了,蔬菜腐败变质是很容易的。
所以说,在上海疫情影响到2300万市民基本生活的时候,还是不要忙着各种辟谣,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迅速改善局面,让上海市民生活保持正常,同时控制住疫情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