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前,整个徐州战场的态势是一个十字的形式。
咱们先看地图。
徐州以北是第三绥靖区,驻扎在台儿庄、贾汪一带。
徐州以南是孙元良的16兵团,驻扎在蒙城。
徐州以东是李弥的13兵团,驻扎在碾庄,黄百韬的7兵团,驻扎在新安镇、阿湖一带.
徐州以西是邱清泉的2兵团,驻扎在砀山、黄口、丰县一带,还有一个米文和的55军181师,驻扎在商丘。
此外,宿县还有一个148师,该师是隶属于黄百韬7兵团25军。
本来按照既定的安排,邱清泉的2兵团要驻扎在商丘的,但是,邱疯子这个人,有点迷信,认为商丘的谐音是“伤邱”,会伤到自己,所以坚决不执行,把2兵团从商丘拉到了砀山与黄口那一带。
这就是为什么淮海战役开始前,2兵团会出现在更靠近徐州的砀山,而米文和的181师,一个人孤零零的处在华野3纵、两广纵队、中野1、3、4、9纵,整整6个纵队的夹击中。
181师是隶属于刘汝明的第四绥靖区55军,淮海战役开始前,刘汝明率领第四绥靖区的部队,55军和68军,经永城、到宿县、再到蚌埠,侥幸逃离了徐州这个四战之地,最终从淮海战役中存活了下来,后来一路逃到福州,才被歼灭。
但是米文和的181师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181师是殿后部队,比大部队晚出发,就这么一耽搁,淮海战役爆发了,181师瞬间被歼灭在了张公店,米文和自己应该都无语了。
刘汝明的第四绥靖区,到了蚌埠后,被改编为了第8兵团,共计2个军5个师,这个兵团是西北军的老底子,68军军长就是刘汝明的弟弟刘汝珍。
当宿县丢失,本来刘汝明的8兵团和李延年的6兵团从蚌埠出发,要与远道而来的黄维12兵团一起进攻宿县,打通徐蚌补给线,但是刘汝明和李延年畏缩不前,而黄维闷着脑袋向前冲,竟然比李、刘二人更快到达宿县西南的南坪集,成为了一支孤军,最终被围。
后来为了救援黄维,徐州集团派出邱清泉2兵团、李弥13兵团一起向南进攻,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一起向北进攻,南北对进,但是没法突破华野防线。
砀山这个地方距离徐州的距离,和运河镇距离徐州的距离差不多,但是黄百韬运气太差,为了等待一个44军,硬是在新安镇浪费了3天时间,结果邱清泉安然撤到徐州,而黄百韬被包围在了碾庄。
其实另一个原因也是第三绥靖区的起义,使得华野7纵、10纵、13纵不费吹灰之力,迅速从万年闸、台儿庄、贾汪一带通过、拿下了大许家、八义集,截断了黄百韬西撤的路线。
砀山这个地方离徐州非常近,直线距离79公里,很多人会以为这个县会隶属于徐州,其实如今的砀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前身就是淮海战役中的宿县,但是砀山县距离宿州市的直线距离是100公里,比徐州远一些。
其实在历史上,砀山很长时间都是隶属于徐州的。
砀山是因为其境内有芒砀山而得名,这里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
宿州,更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大泽乡就在如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是一个镇。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当时叫砀郡,属于项羽的都城彭城管辖,彭城就是如今的徐州。
后来一直到明清时期,砀山县都属于徐州管辖。
1953年3月6日,砀山县隶属于江苏省徐州专区。
1955年2月21日,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1998年,宿县地区更名为宿州市,砀山县归宿州市管辖。
砀山县还是中国酥梨之乡,2010年4月的时候,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