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杜聿明的三条撤离徐州路线都不现实,反倒不如固守

新刚读历史 2023-12-29 23:55:35

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预示着整个徐州集团的命运岌岌可危。

如果当时不派黄维兵团从驻马店一带赶过来,或许能避免一个精锐兵团的损失,因为黄维还在路上时,黄百韬兵团就已经覆灭了,但是竟然没人通知黄维,黄维还闷着头向前冲,然后一头扎进双堆集。

黄百韬覆灭,黄维又被围,整个徐蚌战局几乎恶化到了极点,此时由于刘峙已经撤到蚌埠了,徐州是由救火队长杜聿明全权负责。

徐州现在有3个兵团,邱清泉的2兵团,当之无愧的主力,共计5个军,这也是国军仅剩的一个主力兵团了,五大主力里面,有两个军都在2兵团。

李弥的13兵团,虽然人数不多,一共3个军,8军、9军、115军,但是8军毕竟也算是李弥之前远征军的老底子,也有一战之力。

孙元良的16兵团,是人数最少的一个兵团,前身是川军,因为孙元良叔叔孙震是川军大佬,所以这个兵团最终由孙元良来指挥,这也是徐州战斗力最弱的一个兵团,只有2个军,41、47。

如果用上帝视角来看,其实杜聿明最好的选择就是固守徐州,哪都不要去,离开徐州就GG。

但是徐州这个地方太尴尬了,没有完整的城墙。

古代的徐州那可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城池,古称彭城,相传是篯铿的封地,叫大彭国。

项羽灭秦后,曾经在徐州建都。

到了三国时期,徐州非常出名,在《新三国》中,刘备就是从车胄手里夺下的徐州,气的曹操大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徐州有精兵8万,就是八万个馒头,也得刘备吃好几天。

但是后来由于张飞喝酒误事,徐州被吕布夺了去。

徐州的坚固城墙,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消失,到了明清时期,又修了一次。

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攻入徐州,摧毁了一部分城墙,等到解放战争时,徐州已经没有多少城墙了。

这就是此时杜聿明的尴尬之处,徐州并不像长春、沈阳、锦州那样,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可以依托,徐州连完整的城墙都没有,压根不适合打防御固守,只能作为进攻发起点,但是此时的国军,压根没能力发起进攻了。

但是比起在野外被围,固守徐州是更好的选择,虽然宿县已经丢失,徐蚌补给线已断,但是至少徐州还有机场,还有库存,还能撑一段时间。

但是实际上,杜聿明选择了撤离徐州,当时老杜非常自信,说,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言下之意就是,要是撤,我能安然撤离,要是打,我也能有一战之力。

现在来看,老杜是有点托大了,既无法撤离,也没法打。

当时杜聿明的撤退路线有3个:

第一,经陇海线,向东撤退的海州、连云港地区,就是之前44军驻扎的地方,从那里坐船南撤。

问题是,有那么多船吗?当时44军那么点人都没有船,现在整整10个军,在连云港干瞪眼了,而且,真的可以安然撤到连云港吗?

第二,从徐州东南方向突出去,经睢宁、宿迁,到达淮阴、淮安,与周碞的第一绥靖区汇合,一起南撤。

问题是,两淮地区水网密布,根本不适合机械化兵团通行,速度会很慢,肯定会被追上包围。

第三,从徐州西南方向突出去,经萧县,沿着津浦路,绕过山区,到达永城,然后经涡阳,到蒙城,借了黄维兵团之困,再合兵前往蚌埠,与刘峙汇合。

问题是,这一路上,有很多河流:唐河、王引河、沱河、浍河、淝河、涡河,也走不快,而且一路上,有很多我们的地方武装,沿路骚扰,根本提不起速度,而且,杜聿明撤离徐州时,还带着很多百姓,犹如当年的刘备离开新野时一样,但是刘备当时可是正义之师。

所有,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杜聿明的这三条撤退路线,几乎都是绝路,真心不如在徐州固守。

2 阅读:422
评论列表
  • 2023-12-30 15:13

    胡扯,在徐州等死吗,三十万人啊,吃什么?长春10万人空运都没办法保证,拿什么保证徐州的三十万?再说杜当然已经成功了,要不是委座微操一定要他去救黄维,他已经逃掉了

    SS 回复:
    跑了下次接着坑人?我严重怀疑杜聿明是地下党,前面黄百韬兵团被围杜聿明和邱清泉一唱一和假意救援一个师一个师的去佯攻[笑着哭]造成救援假象
  • 2023-12-30 03:07

    所以说卫立煌是果党里面最会打仗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