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巨舰,名为“伊万·罗戈夫”级,排水量三到四万吨,号称能装下千名士兵和七十五辆装甲车,听着是不是相当威风?俄罗斯人把它当成黑海舰队的未来旗舰,指望着它在未来的战场上大展身手。可乌克兰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说这玩意儿,或许压根就是个累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慢慢说道说道。
先说说这艘巨舰的出身。它诞生于克里米亚的扎利夫造船厂,这地方,可不是什么风平浪静的造船圣地。你想啊,它紧挨着前线,2023年11月还被乌克兰导弹狠狠地“问候”了一番,“阿斯科尔德”号护卫舰当时就受了伤。在这种地方造军舰,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当然,俄罗斯人选择这里,肯定也有他们的道理。也许是克里米亚事件之后,这片区域相对平静,也许是扎利夫造船厂本身就有一套成熟的建造经验。
说到这个扎利夫造船厂,那可是有故事的地方。它以前是乌克兰的,更早之前,在苏联时代,乌克兰的造船厂,那可是出了名的能造航母!技术实力,比俄罗斯本土的造船厂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所以,说白了,这艘“伊万·罗戈夫”级,多少沾了点乌克兰的光。
可别以为这艘巨舰建造顺利。它一共才造两艘,而且进度缓慢,首舰“伊万·罗戈夫”号,原计划2026年交付,现在往后推迟了两年,要到2028年才能正式服役。这其中,俄乌冲突和资金限制,估计都起了不小的作用。一艘军舰造价约13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就算造出来了,这艘巨舰真的能派上大用场吗?乌克兰的《防务快报》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玩意儿在未来战场上作用有限,甚至会成为负担。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理由不少。
首先,这艘军舰的防空能力,乌克兰海军的前官员直言,实在是太弱了!在现代战场上,各种无人机和无人舰艇层出不穷,这艘巨舰成了活靶子,那可真是让人捏一把汗。它配备的“铠甲S1”、“AK-630M”和“铠甲-M”防空系统,乌克兰人看来,根本不足以应付现代战争的挑战。
其次,这艘巨舰的适用范围有限。它主要用于两栖作战,但现代战争的模式复杂多变,仅仅依靠两栖作战,能发挥多大作用,那可是个未知数。
再次,即便俄罗斯现在加大了建造速度,但和中国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乌克兰通过卫星照片对比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最后,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乌克兰目前压根没打算攻击这艘正在建造的军舰,西方分析人士也认为,这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所以,这艘号称黑海舰队未来旗舰的“伊万·罗戈夫”级两栖攻击舰,到底是不是一艘能改变战局的巨舰?这笔帐,恐怕俄罗斯人自己心里也没底。它集结了苏联时代的荣光,也承载着俄罗斯现在的无奈。 这巨额的投资,能不能换来预期的军事实力的提升,这还得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它更像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见证着昔日苏联的辉煌与今日俄罗斯的困境。是雄心勃勃的野望,还是无力回天的挣扎?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艘“伊万·罗戈夫”级,最终会成为黑海的守护神,还是战争的累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