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忽视!建筑物振动不仅关乎法规,更影响你的生活体感!聊聊建筑物振动控制那些事儿!

震安科技 2025-02-08 10:35:29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住在靠近轨道交通或工地附近,感觉房子时不时就跟着 “抖一抖”?这可不是小事,建筑物振动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

从法规层面来看,建筑物振动控制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就拿《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 170 - 2009)来说,它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建筑物的振动限值进行了细致划分。像特殊住宅区、居住文教区属于 0 类和 1 类区域,昼间振动限值为 65dB,夜间是 62dB;居住、商业混合区和商业中心区(2 类区域)昼间限值 70dB,夜间 67dB 等。这可不是随便定的数字,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得出的科学规范。这些法规的存在,就是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确保建筑物在可承受的振动范围内 “安稳度日”。但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只是底线,往往达标的振动也还是会让人感到不适。比如一些对振动极为敏感的人群,即使振动处于标准范围内,仍可能在体感上觉得难受,影响生活品质。所以,仅满足法规标准是不够的,从体感舒适度出发,还需要更高的要求。

再从人的主观感受来讲,建筑物振动带来的影响可太直观了。轻微的振动或许短期内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困扰,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睡眠质量会大打折扣。想象一下,晚上正准备睡个好觉,房子却时不时微微震动,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第二天精神萎靡,工作和生活状态都受影响。要是振动稍微强烈些,还会让人产生不安和恐惧的心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了,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亮起 “红灯”。即便振动符合现有标准,体感上的不适依旧可能存在,这就凸显了追求更高振动控制要求的必要性。

不同类型建筑对振动控制有着各自的具体要求。特殊住宅区、疗养院这类对环境要求极高的地方,对振动的容忍度很低。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群往往需要安静、稳定的环境来修养身心,哪怕是极其轻微的振动都可能干扰到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所以,在这些区域,对周边可能产生振动的源头,如轨道交通、施工场地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和减振措施要求。考虑到居住者的体感需求,这些区域实际应追求比法规标准更严格的振动控制,尽可能减少一切可能的振动干扰。

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场所同样对振动控制有较高要求。在学校里,学生们需要集中精力学习,如果教室一直处于振动环境中,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长期下来还可能对教学设施造成损坏。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和学习的安静空间,任何振动带来的干扰都可能打破这份宁静,让读者无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对于这些场所,达标振动也可能影响师生和读者的体验,更高的振动控制要求才能营造出理想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而对于工业建筑,虽然相比前两者,它对振动的耐受性会强一些,但也不是可以随意振动的。过度的振动可能会影响生产设备的精度和正常运行,降低产品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比如一些精密仪器生产车间,对振动的控制就十分严格,哪怕是微小的振动偏差,都可能导致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即便在满足法规标准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生产的高精度和稳定性,也需要在体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一步提升振动控制水平。

示意图1:源头不能完全解决振动逸出,振动通过地基、建筑结构系列路径进行传导,影响生活

示意图2:震振双控系统,中途“隔离”大部分振动 ——地铁上盖建筑“新”标配!

建筑物振动控制无论是从法规遵循,还是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维护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角度出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法规底线,必须重视体感舒适度,追求更高的建筑物振动控制要求,让我们的房子稳稳当当,让生活更加舒适安心。

0 阅读:1

震安科技

简介:推广减隔震,打造地震中的安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