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年,大将张敬儿及其3个儿子,被齐武帝处死。没有张敬儿,就没有南朝齐的江山,但张敬儿不及时倒向太子,害苦了一家人。
张敬儿,原名张狗儿,弟弟张猪儿。张狗儿骁勇善战,喜欢射老虎,格斗中可以对付二十几人,堪称大力士。
420年,刘裕取道东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刘宋宗室有个特点,不是在自相残杀,就是在自相残杀的路上,皇室大多死于自己人之手。
宋明帝继位后,杀光了孝武帝子嗣,但自己的儿子刘昱更加残暴。张敬儿平时打仗卖力,但名字不好听,宋明帝改为张敬儿。
皇帝帮改名,这是天大荣幸,但张敬儿并不感激,他居然倒向了萧道成,帮助他篡夺刘宋的江山。
萧道成武力值如何呢?答案是一般,南朝4位开国皇帝,3位谥号是武帝,就萧道成不是,反而儿子萧赜谥号“武帝”。
萧道成能建国齐,与张敬儿关系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因为,张敬儿帮助他除掉两个劲敌,扫清了障碍。
第一个绊脚石,就是刘休范,被认为是刘义隆最差的儿子。宋明帝继位,把帮助自己夺位的几个弟弟都处死,就留下刘休范。
宋明帝认为,刘休范太差了,没啥能力,对太子刘昱构不成威胁。谁知,宋明帝驾崩后,刘休范居然造反了,从九江一路东征,杀到建康(南京)城外。
刘休范能力很差,但萧道成就是打不赢他,建康岌岌可危。此时,张敬儿提出诈降建议,到营中突袭刘休范,取下他首级。
张敬儿假装投降,告知萧道成的军事部署,换取刘休范信任。不久,张敬儿在饭桌上处死刘休范,斩下首级,派人送给萧道成。
萧道成过目后,派人送去建康,告知刘昱。谁知,不料半路首级丢了,使者遇见叛军,慌乱中扔了首级。
刘休范死后,叛军并不知道情况,还继续攻城,杀入建康,许多将领纷纷选择投降。叛军没了首领,还能破外城,只能说萧道成太差,刘休范若活着,萧道成迟早要输。
关键时刻,还是张敬儿找到首级,并把消息传出去。如此,叛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纷纷溃散,萧道成最终获胜。
平定刘休范之乱,让萧道成得以执掌禁军,打开了篡位的大门。萧道成迈出篡位第一步,张敬儿功不可没;没有张敬儿,萧道成过不了刘休范这关。
张敬儿除掉第二个劲敌,就是沈攸之。
沈攸之,南朝名将,与叔叔沈庆之一样,都是猛人。宋明帝能坐稳皇位,主要靠沈攸之,此时沈攸之坐镇荆州,手握重兵,远非萧道成可比。
消灭刘休范后,张敬儿对萧道成提起沈攸之的事情,希望自己能镇守襄阳,牵制沈攸之,以防不测。萧道成觉得有道理,便让张敬儿镇守襄阳,震慑荆州。
477年,刘昱被萧道成联手身边侍从所杀,12岁刘准继位,萧道成掌握大权。沈攸之不服,决定“清君侧”,从上游出兵东征,却非要半路打郢州。
攻打郢州,是沈攸之最大的败笔,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不懂。后来,萧衍也是上游出兵,就汲取了沈攸之教训,终于取代萧齐,建立国梁。
沈攸之是名将,攻打郢州带来的影响,他不会不懂。那么,为何沈攸之非要这么做呢?答案是,沈攸之被张敬儿骗了。
张敬儿来到襄阳,便主动联络沈攸之,与他搞好关系,和睦相处。沈攸之看来,张敬儿是自己人,会跟自己一起“清君侧”,沈攸之大意了。
沈攸之从上游出兵,派使者去襄阳联系张敬儿,希望一起东征。张敬儿安排盛大场面迎接,准备好酒好菜,麻痹了对手。
使者不知是计,一伙人开开心心进入襄阳。还没见到饭菜上桌,张敬儿就下令擒拿,把他们全部处死,还把消息告诉萧道成。
沈攸之攻打郢州,张敬儿则突袭荆州,端了沈攸之的大本营。沈攸之兵败,自缢而死,张敬儿斩下他首级,在荆州城内来回巡游展示,然后送去给萧道成。
沈攸死后,无人能阻止萧道成篡位,张敬儿立下大功。479年,萧道成让刘准退位让贤,取代南朝宋,建国齐,是为齐高帝。
萧道成当了皇帝,却喜欢萧嶷,对太子萧赜不好。萧赜与萧道成的关系,有点类似李渊跟李世民,双方都有自己的班底,都在王朝建立时立下大功。
张敬儿,萧道成的亲信,当然支持萧嶷,这就是犯了大错。萧道成虽说喜欢次子萧嶷,却不敢废了萧赜,否则自己皇位都保不住。
482年,萧道成驾崩,萧赜继位。接着,萧赜开始收拾萧道成的亲信,垣崇祖、荀伯玉、江谧都以谋反罪处死,张敬儿惶恐不安。
张敬儿在家中,经常对着夫人抱怨:“太子继位,如何是好?之前我没有跟他搞好关系。”不是自己人,萧赜容不下。
483年,萧赜在宫中设宴,让张敬儿来喝酒。张敬儿还没喝够,就被萧赜下令擒拿,连同儿子张道文、张道畅、张道休一起被处死。
当然,萧赜还算厚道,没有杀他年幼的儿子张道庆,保留张家血脉。
张敬儿战功显赫,是南朝齐的大功臣;没有张敬儿,也许就没有南朝齐。萧赜下令擒拿的那一刻,不知张敬儿有没有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帮助萧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