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古人拍马屁的最高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我爱文言文 2022-04-10 15:21:35

奉承话是每个人都爱听的,民间就有句俗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不过,赤裸裸地阿谀奉承,不但过于浅薄,也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

好的马屁,有的时候胜过千言万语,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拍而无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对方受用无穷,却又毫无察觉。

拍马屁在古时被称作“谀”,有些古人所拍的马屁简直技艺超群,让我们自叹弗如。

下面就来欣赏三则古时候上等的“谀”。

一、学生巧送高帽

过去,有一个在京城当官要到外地赴任的人,去和他的老师告别。

老师说:“地方官不好做,应该谨慎地做事。”

这个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给他一顶,应该就不会与人产生矛盾了。”

老师生气地说:“我们应当正直地对待别人,何必要这样做呢?”

这个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

老师点了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这个学生拍的马屁真可谓余韵悠长,润物无声,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戴上了高帽,而且受用无穷,真可谓是马屁中的至高境界。

二、解缙妙答朱元璋

明朝著名才子解缙在朝中做官,深得朱元璋厚爱。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缙,便说后宫妃子生了个孩子,让解缙据此写一首诗。

解缙说:“君王昨夜降金龙。”朱元璋说:“不,是女儿。”

解缙随即接下句说:“化作仙女下九重。”朱元璋说:“可惜死了。”

解缙忙改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元璋又说:“已经投到水里了。”

解缙并不慌张,说出了最后一句:“翻身跳入水晶宫。”

还有一次,朱元璋和解缙一起钓鱼,解缙连钓几条,朱元璋却一条也没有钓到。

朱元璋面露不快,解缙察言观色,笑着献上打油诗一首:“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怨气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解缙果然才学过人,将马屁拍得流畅,拍得风雅,拍成了艺术,一般人是想学也学不来的。

三、诸葛恪献谀润物无声

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诸葛瑾和你的叔叔诸葛亮,哪一个更厉害?”

诸葛恪想都没想,应声答道:“我的父亲。”

孙权又问:“你的叔叔在蜀汉大权独揽,治理国家政治清明,军事上平定了南蛮。而你的父亲只是我这里的一名普通官员。你为何有如此的论断?”

诸葛恪说道:“我的父亲知道应该跟着谁干!”

诸葛恪这个马屁可称得上是顶级,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吹捧,却给了被拍者最大的肯定。

当然,每个人都乐于听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这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无可厚非。

然而被赞美者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能分辨出哪些是善意的赞许,哪些是别有用心的谄媚。高帽戴的多了不但会压低头脑,而且容易遮蔽双眼。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爱文言文”。

1 阅读:185
评论列表
  • 2022-04-16 18:34

    [点赞][点赞][点赞]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