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说:遇情劫还能证果,不是华盖之人,便是慧根深厚

浩雄的趣事 2025-02-17 02:50:36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方外之人,最难过的是情关。"虚云老和尚曾说过这句话。

在他一百二十载的人生中,亲眼见证过无数修行人败在情字下。

可有两种人即便遇到情劫,不但没有堕落,反而借此证果。

这两种人究竟是谁?一个发生在光绪年间的真实故事,揭示了这个千古之谜。

在光绪二十年,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位年轻的小和尚,法号明心。他生得清秀俊雅,但眼神坚定,一看就知是个有慧根的。

虚云老和尚当时正在灵隐寺闭关。见到明心后,他赞叹道:"这孩子根基不错,以后必成大器。"可他话锋一转:"就怕他情劫未过。"

果然,明心在寺里待了不到半年,就遇到了一场情劫。那是一个叫翠娥的姑娘,她常来寺里上香。每次见到明心,都会多看两眼。

一天,翠娥来寺里拜佛,突然晕倒在地。明心离得最近,赶紧去扶。谁知翠娥一把抓住他的手,泪流满面:"师父,我对你一见钟情,求你还俗娶我。"

明心慌了神,推开翠娥就跑。他跑到虚云老和尚的关房前,跪下痛哭:"师父救我!我怕自己把持不住。"

虚云老和尚问:"你现在心里是什么感觉?"明心说:"我知道这是情劫,可我控制不住想她。"虚云点点头:"你能认识到这是情劫,已经很难得了。"

这时,寺里的知客僧来报:"那个女施主说今晚要在寺外等明心师父,如果他不去,就要自尽。"明心更慌了:"师父,我该怎么办?"

虚云老和尚说:"你可知道,佛门弟子最怕的不是情,而是不识情。"明心不解:"什么意思?"虚云说:"认识到情是虚妄的人,反而能借情证果。认不清情的本质,才会被情所困。"

明心还是不明白。虚云说:"你现在就像在做梦。梦里的人以为梦是真的,自然被梦困住。一旦知道是梦,梦就成了助你醒来的因缘。"

正说着,寺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翠娥的父母找来了。他们对着明心又打又骂:"你这个沙弥,勾引我女儿!"明心委屈得要命:"我没有啊!"

虚云老和尚走出关房:"且慢动手。这位施主,你女儿可是自己说喜欢这个小和尚的?"翠娥父母一愣:"是啊。"虚云说:"那你们为何说是他勾引?"

翠娥父母无言以对。虚云又说:"你们女儿这般任性,明知他是出家人还要纠缠。你们不去管教女儿,反倒来打骂一个清白的出家人,这是何道理?"

翠娥父母羞愧难当,连连道歉。他们把翠娥叫来,母亲数落她:"你这样做,不但坏了人家清修,也毁了自己的名声。"翠娥这才醒悟过来,向明心磕头谢罪。

明心看着这一幕,心里的执着突然就放下了。他明白了虚云老和尚说的话:情劫本是虚妄,就看你能不能看破。

明心正要感谢师父,虚云老和尚却说:"你且等等。这件事还没完。"果然,第二天一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寺里。此人一进山门,寺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明心不知道的是,他最大的情劫,才刚刚开始......

来的竟是翠娥的未婚夫,一个读书人。他不是来兴师问罪,而是来请教佛法。他说:"昨天翠娥把事情都告诉我了。我不但不恨,反而感激明心师父。"

原来,这个读书人早就知道翠娥不喜欢自己,一直很痛苦。昨天翠娥回去后,主动向父母认错,还说要好好相夫教子。这让他很感动,想来拜谢明心。

虚云老和尚听了,对明心说:"你看,情劫原是幻境。翠娥因你而改过自新,她未婚夫因此更加珍惜姻缘。你不但度了自己,还度了他们。"

明心恍然大悟:"师父,我明白了。我不是福星贵人,也没有什么大智慧。我只是借这场情劫,看清了自己的本心。"

虚云老和尚说:"不错。遇情劫还能证果的人,不是福星贵人,就是有悟性的人。福星贵人逢凶化吉,有悟性的人见惑证道。你既非福星,必是后者。"

这番话在佛门引起很大震动。后来有人问虚云老和尚:"为什么说遇情劫还能证果的,不是福星贵人,就是有悟性的人?"

虚云说:"情劫如大火,寻常人遇到必定烧伤。福星贵人自有贵人相助,好似有人来救火。有悟性的人虽然没人救,却能看到火是幻化的,不去抓取,自然不会烧伤。"

他接着说:"明心能在情劫中证果,不是因为有人救他,而是他看破了情的本质。这就像一个人在梦中知道是在做梦,自然就能醒来。"

虚云老和尚还说:"佛门讲'烦恼即菩提',情劫也是如此。有福之人能逢凶化吉,这是福德。有慧之人能转迷成悟,这是智慧。福德与智慧,都是成道的资粮。"

这个故事在佛门广为流传。它告诉我们:情劫对修行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就看你是被情所困,还是能借情开悟。

那些遇情劫还能证果的人,不是有大福德,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的人能化险为夷,大智慧的人能转迷为悟。这正是虚云老和尚说"不是福星贵人,便是有悟性"的深意。

这个公案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道理:修行人最怕的不是情劫,而是不识情劫。认识到情的虚妄本质,情劫反而成了成道的助缘。这就像冰与水的关系,认识到冰的本质是水,冰就不再是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虚云老和尚特别强调"识情"的重要性。情本是虚幻,一旦看破,就能转烦恼为菩提。这不需要有大福德,只要有认识本心的智慧。

所以说,遇情劫还能证果的人,不是福星贵人,便是有悟性。这两种人,一个靠福德度过情劫,一个靠智慧超越情劫。无论是哪一种,都显示了佛法的不可思议。

0 阅读:58

浩雄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