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吃不起燕窝,为什么不去告诉贾母?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彻底和解的篇章。林黛玉受了妙玉说她“不识五年梅花雪水,是个大俗人”的提示,对薛宝钗敞开心扉,接纳宝钗对她提点的好。二人有了一场互剖心迹的表白,从此姐妹关系更近一层,比亲姐妹还好。
就在这次交谈中,薛宝钗提议林黛玉吃燕窝食补。说她查了林黛玉的药方,发现人参肉桂太多,导致虚不受补。而燕窝粥食补,多吃才能增强体质,也就好了病症。
薛宝钗这段话,一方面体现她对林黛玉的真心,确实查了药方和医典,针对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却反映出给林黛玉治病的王太医是个可怕的“医毒”。林黛玉的病实在被他所误。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宝钗都能看出的问题,王太医不可能不知道。但林黛玉一直吃人参进补,他不愿意冒险改药方。林黛玉这种病好不好、死不死和他无关。只要别连累他就行。
王太医的问题,其实曹雪芹在书中隐写了两次。
第一次是秦可卿病重,太医院的太医肯定包括王太医,不愿意承担秦可卿可能是血竭之症就算治好也容易导致无法生育的风险,不肯给药治病。被张友士一针见血指出来医毒害人。第二次是晴雯生病,贾宝玉认为胡太医用药太重,王太医揣摩贾宝玉的意思给晴雯换药,导致治不好吃不死,全靠身体扛着。谁想突然出现意外病补雀金裘,害得晴雯留下病根,最终丢了性命。
其实胡太医的药尽管重一点,却对晴雯对症。真吃了也就病急用重药的好了,也就不会导致最终夭亡。
曹雪芹借这三次情节暗示林黛玉的病,除了自身问题,还被王太医不作为所害。王通“亡”,便源于此。
言归正传,林黛玉对薛宝钗提议吃燕窝的事表现无奈,说: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林黛玉讲出了自己的苦衷,正是她面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时,宁可自己隐忍承受也坚决不向贾母“投诉”和请求的原因。
林黛玉父母双亡,实际已是荣国府收养的“养女”。问题是林黛玉已无退路,但贾府并不可能完全敞开心胸接纳她。甚至到了第六十三回时,当袭人提出众人生日时,说林黛玉是二月的,“就只不是咱家人”。“不是咱家人”代表林黛玉是外人。袭人尚且如此认为,就知道贾家其他人如何立场。尤其是以女主人王夫人为首的一群反对宝黛姻缘的人,更是越来越排斥林黛玉。这也导致黛玉自己也无法融入贾家,也不以贾家人自居。
当初她因周瑞家的最后给自己送宫花而脱口而出的回怼,到此时已经彻底没了底气。贾母虽然疼爱她如故。林黛玉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撒娇不顾分寸。
按说她向外祖母要什么都是现成,贾母也肯定会给。但就是林黛玉已经将自己“隔阂”与贾家人之外。她在“别人家”又怎么能够随心所欲呢。
人心一旦疏远,亲情就会被认为的割裂。林黛玉对贾母,贾母对林黛玉还感情深厚依旧如故。可林黛玉已经再不能对外祖母“予取予求”。而她不说,随着贾母年老,精力有限也就照顾不到她那么详细了。
这也是当贾母听说紫鹃用话试探贾宝玉,说林黛玉要被接回林家后,潸然泪下的原因。贾母何等聪慧,从紫鹃的只言片语就想到了林黛玉想念自己的家,无法把贾家当自家,更是没有父母长辈做主,哪怕与贾宝玉有情也不敢声张,最终是个丫头不要命的为她出头,做了贾母应该做的事,又怎么不叫她肝肠寸断呢。
所以,林黛玉的委屈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贾宝玉后来都知道了燕窝之事,还对紫鹃说燕窝的事不好叫王夫人知道。他去告诉了贾母,让凤姐每天给潇湘馆送一两燕窝才罢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