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吵架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非暴力沟通

沈一默课程 2024-03-25 08:59:32

场景一

孩子上了一天的课,回家说“今天课累死我了。”

妈妈回道“一天天的,就你喊累,你看看谁谁谁家的谁谁谁,人家比你用功多了,也没看人家天天喊累啊。”

孩子咣的一声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在外面气的大声呵骂。

场景二

妈妈做好了一桌饭菜,有菜有肉营养均衡。

结果吃饭的时候孩子说“怎么又炒西蓝花啊,都吃腻了。还有我不是说了想吃排骨嘛,干嘛做红烧鱼啊。”

“爱吃不吃,不吃拉倒”,听到孩子的话,辛苦做饭的妈妈生气地回答。

总之,面对丰盛的午餐,一家人吃得都有些食不甘味。

场景三

孩子摔倒了,疼得哇哇大哭。

妈妈心疼地把孩子扶起来,嘴里说的却是“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走路要小心,你就是不听”。

孩子听完哭得更委屈了。

类似的场景和对话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结局往往也都很不愉快。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都在使用暴力沟通,他们一开口就是指责、批评、否定、贬低,对方的自我保护机制因此被激发,沟通的双方也就因此形成了对立。

而话语背后的关心、爱护,话语中希望得到的理解、支持也因此通通成空。

那么想要做到沟通更顺畅,感情更和谐,需求更好的被满足,问题更快的被解决就需要我们采取和暴力沟通相反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被马歇尔·卢森堡称之为非暴力沟通,与之相关的理念和操作集结起来就是这一本《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非暴力沟通是什么。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强大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充满善意的语言。在进行非暴力沟通时,人们不做任何批评,也不做任何暗示错在他人的分析。我们只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将这些信息以请求而非命令的形式传递给对方。

在此也提炼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微风]只观察事实,不要把评判加在里面。比如我观察到你本周里周一、周二、周五都迟到了,这句话就是观察。而我注意到你最近经常迟到就带有评判。

[微风]表达时要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在这里注意的是要把感受和想法做区分。

.[微风]你的感受往往来自于某些需求被满足或没有被满足,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表达需求要直接,不要用暗示、指责、抱怨等方式来进行。

比如我感到很沮丧是因为我希望能得到欣赏就是直接的表达。而我感到很沮丧是因为你看电视,就是带着指责。

.[微风]进行请求时要提出具体的、正向的请求,而非抽象的、负面的。

在这里作者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丈夫工作很忙回家很晚,妻子要求丈夫不要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于是丈夫报了一个健身课,下班之后去健身,回家依然很晚,妻子则崩溃了。

妻子的真正需要其实是希望丈夫能够早点回家,把时间经历多分给家庭,但由于她的对请求的表达不明确,最后导致问题依然存在。

在最后,我分享一些作者马歇尔写在书中让我深有感触的句子。

“几百年来,女性受到的教育都是让她们克制自己的需要,而去照顾别人。因此,女性往往依赖男性的领导,期望他猜出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继而满足其需要并照顾好自己的一切”。

“用心倾听并不意味着你必须顺从——你只需要准确地领会别人的话,把它当做对方送的礼物”。

“当我们感到痛苦时,若有一个人给予我们理解,这是很可贵的。这种关注有着惊人的作用。它没有解决问题,但建立了一种联系,使得问题解决变得更能让人忍受”。

“所有评判都是对事物的最糟糕的表达。当我们这么说自己时,比如,我是个...,这是静态思维,会把自己困囿其中,导致预言自我实现。当我们认为自己或他人是什么样时,我们的行动通常就会使其发生”。

掌握非暴力沟通当然并非一朝一夕间就可以达到,但当我们能够有意识地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感受、需求、和请求,并且努力用非暴力沟通之耳倾听对方话语中真实的需求,相信我们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都能有好的变化。

而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些转变而更加的幸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