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困惑: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却总是被辜负?为什么那些看似冷漠的同事,反而更容易得到重用?
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能量世界的真相,但大多数情况,都被我们忽略了;
就是:低能量者越用力越廉价,高能量者越克制越稀缺。吸引力的本质,在于能量的经营,而非一味地讨好。

身边一些掏心掏肺对别人好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当成“情绪垃圾桶”。
你深夜陪聊失恋的朋友,熬夜帮忙同事完成工作,甚至透支信用卡借钱给亲戚。
结果呢?朋友转头和新闺蜜逛街,同事升职后对你视而不见,亲戚还钱时还要补上一句:“你又不缺这点钱。”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能量交换。太过于用力付出,只会导致自我成长能量的枯竭。
就像一杯水,倒给别人的越多,留给自己的就越少。
荣格曾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称之为命运。” 身弱之人的悲剧,往往从“害怕别人不喜欢我”的讨好模式开始。

想要摆脱这种困局,我们需要学会“清醒的冷漠”——通过划清界限和切断消耗,来守护自己的能量。
1. 划清界限:
当同事总是让你帮忙带咖啡,却从不主动付钱时,你可以直接说:“我也挺忙的,下次记得提前转账。”
当亲戚总是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干涉你的人生时,你可以平静地回应:“谢谢,但我的人生自己负责。”
用行动告诉世界:我的人生只对自己负责,我只忠于自己。

2. 切断消耗:
列出消耗你能量最多的三件事:也许是沉迷短视频,也许是和总是抱怨的朋友聊天,也许是参加毫无意义的饭局。
立即开始着手做这件事,别拖延,开始慢慢移除这些项目。你会发现,你的能量会立刻多出50%+的空余。
卡夫卡曾说:“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
对待那些消耗型的关系,我们需要拿出果决的态度,该切断就立即切断,不要担心对谁不好。

与其用“热情”去讨好所有人,不如用“绝情”来筛选真正值得的人。
1. 停止过度解释:
拒绝别人的请求时,不需要说“对不起,我真的没办法”。
只需坦白:“我没时间”或者“我不愿意”。解释越多,对方越觉得还有机会,就会有麻烦产生。
2. 允许别人失望:
当父母催婚时,你可以微笑着说:“我理解你们着急,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更好的目标。”
当朋友借钱时,你可以直接说:“我的钱有别的规划。”
别人的失望,是他的问题,不该成为你的枷锁。
就像修剪树木——砍掉杂乱的枝芽,主干才能长得更高。
尼采曾说:“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你终将失去它。”
四、以自己为圆心:冷漠时间,滋养自我给自己设定每天雷打不动的1小时“冷漠时间”——断网、不回消息、彻底放空。
用这段时间读书、冥想,或者单纯躺着看看云。你会发现,专注自己的人永远不缺机会。
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往往对突发状况游刃有余,对无效社交毫无兴趣。因为他们将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

《道德经》:“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人生不是一场讨好游戏,而是一场正向能量经营。
只有先学会对自己好一点,更好一点,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去吸引更多美好的人和事。
记住,利己者,方能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