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美国想在巴拿马运河恢复军事基地?免费通行军舰?巴拿马直接拒绝!这个曾经被美国牢牢掌控的国家,如今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主权。巴拿马运河的未来走向何方?中美在拉美的博弈又将如何发展?
信息来源:《以互利共赢应对“门罗主义”回潮》,环球时报,2025年4月11日。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黄金水道,最初就是美国人主导开凿的。二十世纪初,美国硬是在巴拿马的土地上,凿出了这条跨时代的通道。自此之后,美国就长期把持着运河的运营和管理权。

这段历史,对于巴拿马人民来说滋味复杂。一方面,运河的确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美国长期把控运河这件事,也让美巴关系变得异常敏感,甚至有些剑拔弩张。很多时候,美巴两国在各种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摩擦不断。
最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到访巴拿马,名义上是为了加强美巴两国的安全合作,但外界普遍猜测,美国真正的目的,恐怕没那么简单。毕竟,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地位摆在那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各方势力都盯着这块肥肉。

在访问期间,赫格塞斯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建议,细琢磨一下,每一条都直指运河。比如,他提出要让美国重新在巴拿马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可以搞轮换驻扎;又比如,他提出美国军舰应该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他对外宣称,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保障巴拿马运河的安全。
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恢复军事基地,轮换部署军队,摆明了就是为了加强美国对运河的控制,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更深一层看,也是为了遏制中国在拉丁美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这些举措的真正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力,维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不让自己的“后院”失控。
至于要求军舰“免费”通过运河,这更像是一种经济施压的手段。美国想通过这种方式,给巴拿马政府制造更多压力,从而迫使巴拿马在运河问题上做出让步,进一步加强美国对运河的控制。

对于美国提出的“免费”要求,巴拿马运河事务部长伊卡萨直接就给顶回去了,毫不客气。他还提出了一种所谓的“成本中性”补偿方案。这番表态,也暗示了巴拿马政府的态度,在运河主权问题上,巴拿马不打算轻易向美国的压力低头。
当然,巴拿马运河的问题,绝不是孤立存在的。
巴拿马的坚定回应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靠着“门罗主义”这块招牌,试图牢牢掌控这片土地。
然而,时代变了。中国的崛起,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拉丁美洲国家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这也让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当然坐不住。他们尤其担心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周边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所以才企图通过增加军事部署,来遏制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势头。
但和美国过去那种掠夺资源、压榨劳动力的老套路不同,中国现在倡导的是互利共赢,真心实意地帮助拉美国家发展。这种截然不同的合作方式,让拉丁美洲国家看到了实惠,也让他们对中国更加信任和支持。

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眼前,拉丁美洲国家自然心里有数。他们更愿意与中国发展关系,而不是继续单方面依赖美国。值得一提的是,赫格塞斯访问巴拿马期间,巴拿马国内爆发了抗议示威活动。
谁是真朋友?运河争端背后的拉美抉择工会组织和左翼团体纷纷走上街头,公开表达对美国干涉巴拿马事务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也迅速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铺天盖地。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美巴关系或许有所缓和,但巴拿马对美国,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CNN的报道则指出,巴拿马再次成为了美国的“合作伙伴”,但双方发布的声明内容,却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这或许暗示着两国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尚未完全达成一致。
墨西哥《劳动报》的观点则更加直接,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质上是“门罗主义”的借尸还魂,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地位。

这番解读,点明了美国的真实意图,美国仍然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禁脔,绝不允许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以此来确保美国在这一区域的霸主地位,不容动摇。
即便这次美国官员在巴拿马碰了钉子,但美国恐怕也不会轻易放弃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可以预见,美国政府很可能会尝试其他手段,继续向巴拿马施加压力。

因此,巴拿马运河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巴拿马能够顶住压力,坚持自身立场,这种做法值得称赞。但中美两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竞争,注定不会停止。
笔者认为巴拿马运河,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用来制衡中国发展的一张牌。接下来,中国将如何回应美国的这些动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