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3岁,和老伴住在老家县城里。儿子小明在市里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儿媳妇是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他们结婚四年了,一直住在70平米的二手老房子里。上个月,小明回来看我们,吃完饭后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有事要说,果然,他说想换套大房子。"妈,现在的房子太小了,而且是六楼的老房子没电梯。最近看中了一个新小区,首付要80万,我们手里差得有点多。"我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帮他们。这些年我们靠着每月6000多的退休金,加上平时在家做些手工活,省吃俭用攒下了50多万。"要不我们拿30万给小明他们付首付?"我对老伴说。老伴同意了,说孩子要过得好,我们省着点就行。记得小明刚工作那会儿,工资只有4000多,要还房贷。我们心疼他,给他还了20万的贷款。那时候他总说:"等我以后挣钱了,一定让你们享清福。"可结婚后,他们忙着和朋友聚会,很少回来看我们。每次打电话约他们吃饭,不是说加班,就是说要陪朋友。渐渐地,我也习惯了两三个月才见一面。那天一大早,我就准备去儿子家送钱去。我把准备好30万的银行卡放进书包的内袋里。坐公交车时,我紧紧抱着装钱的包,生怕丢了。到了儿子家楼下,我一鼓作气开始爬楼。刚到六楼,正要按门铃,就听见儿媳在打电话:"你是不知道,我婆婆又要来了。每次来都带些自己种的菜,说什么纯天然无农药,还非要我们吃。上次带来的南瓜,我都扔了。这些老年人就是思想老土,也不想想现在谁还稀罕这些东西?"我的手停在了门铃上,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那些蔬菜都是我精心种的,为了不用农药,我隔三差五去菜园里捉虫子。"她总说要帮我们换大房子,其实就是想借机会多来我们家。你看我同事的婆婆,人家三天两头给买奢侈品。我婆婆呢?就会从乡下带些便宜菜,也不知道买点像样的东西。"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朴素的衣着,又摸了摸手里的包。原来在儿媳眼里,我们的心意这么不值钱。"对了,听说她要拿钱给我们付首付。这倒是可以收着,反正他们那些钱放着也是放着。等以后孩子上学了,私立学校学费贵,再找他们要点也是应该的。"我握着包的手颤抖起来,转身默默地下楼。在楼下的小花园里,我看着其他老人带孙子的温馨场景,心里五味杂陈。回家路上,路过商场时,看到橱窗里昂贵的化妆品和包包,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的菜篮子远不如这些精致的礼物值钱。老伴见我这么快回来,问:"钱给小明了吗?"我摇摇头,把在门口听到的事情说了。老伴叹了口气:"咱们太在意孩子了,却忘了自己。"第二天,我就去了趟老年大学,报了个书法班。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才知道很多人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张大姐的女儿在国外,一年才回来一次,但她过得很充实,还自学了英语。我们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理财,过几天我准备和老伴一起去旅游。菜地也不种了,改种些花花草草。儿子后来打电话说换房的事搁置了,我只说:"儿子,以后你们忙你们的,我和你爸也要过我们的生活,不用总惦记着我们。"现在,我和老伴每天都很忙。他跟着老年大学的合唱团唱歌,我学书法练太极。我们还和几个老朋友组了个茶话会,经常一起出去旅游。有时候儿子儿媳来家里,看到我们整天忙着上课、健身,还说我们太拼了。但我知道,这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人到我们这个年纪,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不如学会独立快乐地生活。那天听到的电话,也许是个幸运的转折点。它让我明白,父母和子女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现在想想,那30万没给出去,反而成就了我们的新生活,倒是因祸得福了。老伴常说:"人这一辈子,知道得越早越好。"是啊,趁现在还能动能学,不如好好为自己活一回。毕竟啊,钱没给出去,但是给了我们一个活出精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