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着特色美景的村落,有你的家乡吗?

在路上的旅行菌 2023-03-10 14:06:47

诗和远方

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这里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又有“处州粮仓”之称,还有“东方比萨斜塔”之称。这里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

这里是松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松阳。

01

“传统村落多,生态资源丰富”

陈家铺村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的丽水市松阳县,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有中国传统村落75个,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风格最丰富的县域,距县城18公里。全村生态资源丰富,平均海拔750余米,房屋呈崖居式分布,镶嵌在古树与梯田之间。现利用民宿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土特产销售、手工艺品加工等多业态协同发展,激活了乡村活力和产业发展。

陈家铺村自然景观宜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具有创新与活力。该村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人家错落有致,黄墙黛瓦诉说着古村历史,利用特色农业、当地风情、民宿等发展旅游业态,推出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当地展示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的重要平台。

陈家铺村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的丽水市松阳县,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有中国传统村落75个,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风格最丰富的距域距县城18公里。全村生态资源丰富,平均海拔750余米,房屋呈崖居式分布,镶嵌在古树与梯田之间。现利用民宿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土特产销售、手工艺品加工等多业态协同发展,激活了乡村活力和产业发展。

家铺村自然景观宜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具有创新与活力。该村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人家错落有致,黄墙黛瓦诉说着古村历史,利用特色农业、当地风情、民宿等发展旅游业态,推出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当地展示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的重要平台。

陈家铺村的推荐景点是先锋书店,2018年为进一步丰富古村旅游业态,村集体与南京先锋书店合作打造陈家铺先锋书店平民书局项目,将村文化中心改造成一个上下两层的书店,与悬崖为邻,邀云雾为伴,被誉为“悬崖边最美的书店”,成为陈家铺村一张金名片,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激活了乡村活力和产业发展。

02

“隐匿在江南深处的金色布达拉宫”

杨家堂村位于浙江省松阳县,村庄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被称为浙江丽水最后的江南秘境。

走进杨家堂村,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些鳞次栉比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和那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置身其中,会觉得时光在这一刻仿佛倒流,一切仍是旧时光景,宁静古朴,恍如昨日。岁月在这里静静流逝,那沧桑斑驳的墙体就是无声的见证者。

杨家堂村中的最推荐到古树打卡一番,古树用它的枝繁叶茂将村庄遮蔽得严严实实。千百来历尽风霜依然迎风挺立,成为古村的灵魂,如此景致人间难得。还可以从南面的对面山上俯瞰杨家堂村,整个村落就像一个小巧的燕子窝,端放在浓绿的树荫中。

从西面观杨家堂村就像一幅紧凑的画,在笔墨没有点到之处有它较。好的排水系统,村南有一条从村顶流经村脚的山坑,村内门前多有排水弄,一水绕村,既方便村民浣洗,又使村子有了灵性。这幅画的背景是三面环山的绿,村子白墙黑瓦层次分明,马头耸立却仍具江南的婉约。春天,黄色菜花在村外排阀开来;冬日,白雪将黑瓦雪藏,红柿灼灼耀眼,缕缕炊烟阵阵狗吠透出村子的生机,是写生整个村落的绝佳地点。

杨家堂的宅子都是一进式三合院,五间两厢或十间四厢。这种合院式民居具有与气候结合的众多仿点,其内部的住宅房间、自然空间和众多的屋檐下,这些空间组合在一起呈现空间宽、深的特点,外实内虚的庭院有利于采光、排水,有连续空间引风、导风,屋面与外墙面、地面的温差为宅院内部空间造成负风压,使小天井产生竖向抽风效果,可使屋内贮藏的“冷”气对外面进入的热气加以冷却。这种庭院就像有生命的大树。

杨家堂村保持了完整的“村落一梯田-山水”传统格局,呈现“天地人合一”的古代选址思想。村落街巷体系完整,村内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传统路面完好。许多传统设施仍保持活态使用,村中的文化礼堂是全村传播信息、传授知识、宣讲先贤鼓德、谈论历史掌故而约定俗成的聚集场所。村内公共建筑与众多历史环境要素都和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全村整体风貌完整协调,8幢民居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宋氏宗祠、迪德学堂、踏碓房、五龙百福社殿、泉济堂道观、鹿岭寨殿等重要公共建筑也被保留了下来,处处充满了人文气息。

村中房屋皆是黄泥垒砌墙体,青瓦覆顶,房屋布局更是独辟蹊径。房屋有的肩靠肩,有的肩靠膝,层层向上而去,远远望去,如阶梯般不断伸展开来,错落有致,十分壮观,故而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

03

“民风淳朴,幽禁淡雅”

松庄村位于生态旅游名城松阳县西南,距三都乡政府所在地里庄村7公里,东接毛源村,西邻后湾村,由松庄、五尺坑、阳连三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601人,总农户数196户。地处崇山峻岭的山坳之中,五尺坑的潺潺流水呈“S”形绕村而过,泥墙青瓦依山傍水而建,村口被茂盛林木遮掩,是个非常典型的高山傍水古村落。

松庄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村口的笋竹林与800亩老油茶连成一片,形成松庄村的“外景”,村中的古名居、青石路、石拱桥等“内景”合为一体,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村落。

松庄村附近有家佰仙面馆,算是当地特色的面馆,门面在一条老街里,很有老派铺子的感觉,其中最推荐的是他们家的主打菜酒糟大肠卖面,面是手工现做的劲道Q弹,再加上松阳县的特色精酿的酒糟作为浇头,简直美味至极。

04

“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

安民乡李坑村地处浙西南山区,位于松阳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美,交通便捷,距箬寮原始林景区仅1公里,有“生态旅游之村、绿色氧吧”之美誉。境内多为高山区,平均海拔700米。近年来,该村以箬寮原始林风景区为依托,结合农事休闲活动,为人们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全村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是一个林业、旅游业并重的绿色经济强村。

李坑村四周群峰连绵,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有千年千亩野生猴头杜鹃林和奇异的野生动植物,有江南第一涧之称的大基背瀑布群等神奇的天然景观、安岱后红色古寨等人文景观。

李坑村的民俗文化有傩舞和中秋舞龙,其中中秋舞龙是李坑村每年都要举行的活动,活动从村头开始,带头的是十几名汉子舞动纸扎龙灯,一位老人带着几个后生在后面敲打。每到一家,主人就会燃放鞭炮。整个舞龙过程要走遍全村,一般会持续到凌晨,场面热闹非凡,颇具乐趣。

05

复古独特,被誉为“中国最优美的小山村”

西坑村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下辖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九山半水半分田,四面环山,民宅特色浓郁,为不可多得之摄影胜地,被誉为“中国最优美的小山村”。

西坑村以叶、丁两大姓为主,均有“拜月半”之俗,意在祭祖。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叶、丁二姓祠堂内每男丁各贴一副对联,祠堂摆八仙桌若干,每户奉上三种祭品,按排行长幼自上而下排列,多为糕饼糖果,以碗盛之,高高垒叠,蔚为壮观,至十六日午毕,首尾三日,日夜由“八个头”轮流值守。

06

“技艺精湛,气势磅礴”

黄家大院是体现清代风格的民居建筑。位于浙江省松阳县望松街道,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翘首耸立,气宇轩昂,这就是堪称一绝的木雕艺术殿堂,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黄家大院是浙西南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布局合理,建筑构思精巧,木雕工艺精湛,雕刻内容文化内涵丰富,保存现状基本完整,是研究浙西南地区民居建筑格局类型和建筑雕刻文化的重要实例。

黄家大院的推荐景点是百寿厅,它的梁架结构多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用材考究,做工精细,颇具地方传统特色,建筑木雕极为精美,雕刻内容丰富,多包含各种寓意,数量和质量为丽水地区罕见。

07

“资源丰富,天然生物宝库”

箬寮原始林区是松阳县的特色景点,有着奇丽秀艳的箬寮密林深处,隐藏着数不尽的奇石异岩,有耸出林海的石人矶;栩栩如生的小熊望松、姑嫂岩、三十六灶、观音海等几十处主要景点。服务设施完善,宾馆、小木屋、停车场一就俱全。是集科考文教、避暑休闲、旅游观光、会议接待、艺术创作为一体的纯自然生态旅游胜地。于2001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

箬寮原始林区是国家4A级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箬寮岘海拔1502米,是松阳境内第一高峰。这里花艳、树奇、山险、岩怪、潭幽、水清,风光旖旎,是华东地区屈指可数的一座天然生物宝库。平均海拔700米,气候明显,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空气含氧量高,是夏日避暑胜地。

箬寮原始林区的推荐景点是安岱后“红色古寨”,它是一处红色革命旅游胜地。1935年,粟裕、刘英率红军挺进师在此创建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现今仍保留着10多处革命遗址,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8

“历史悠久,古韵浓厚”

斋坛乡吊坛村是第三批全国传统村落,海拔625米。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斋坛乡,地处斋坛乡西部,距乡政府10公里,是斋坛乡三个山区村之一,拥有人口175人,户数59户,三个村民小组,党员10名。村口古树参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百年南方红豆杉有17株,其中450年、500年南方红豆杉各一株。村子依山梯级建造,村中百年柿子树上硕果累累,景观优美。

吊坛村始建干清代,村落原始面貌保留得相当完整,村内所有房子全是土夯墙或木板壁,黑瓦覆盖,村中的路也全是石块砌就,原汁原味,相当古朴。站在村后田野俯视村庄,一幢幢房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连片集中,协调统一,一棵棵高大的古树将村庄团团围住,使得房子有如隐藏大树之间,别具风情。

相传,山脚下有一何姓猎人上山打猎,忽起大雾,便借宿于吊石玄村的一农户老太太家。次日准备归家时,猎狗趴在一大岩石上不愿挪步,何猎人没办法只好自己下山。次年,何猎人再次上山,发现狗早已死去,可姿态未变,骨头全身都化作黄玉,附于岩石上,法师说猎狗化玉,周有巨石大树,汇集金木水。火土,乃极佳的风水宝地。何氏听闻,便举家搬迁至此,从此何家香火兴旺,功成名就,此处便是如今的吊坛村。

09

“气势磅礴,古色古香”

石仓古民居群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由上茶排、小茶排、山边、下宅街、后宅、蔡宅等6个古村落,共30多座气势宏伟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组成。现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其建筑是按堪舆学说规划的,达到人文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效果,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石仓古民居群的建筑是按堪舆学说规划的,达到人文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效果,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每座古民居都以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建筑占地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大的达3400多平米,且设有宽阔的庭院。各座古民居自成格局互不相连,形成一座古民居又是一个小村落的格局,是 中国封建社会聚族而居的传统样式。

石仓古民居群的推荐项目是观赏木雕,因为那里的装饰种类虽繁多,但却以木雕最为精华,雕刻工艺有圆雕、浮雕、镂雕等。该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其装饰。

10

'田园风光,精雕细刻,巧夺天工”

酉田村位于松阳县三都乡中部,距离县城9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6公里,交通方便。该村在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元末明初,叶文清从桐溪迁徙到西田,至今600余年。西田系南宋左氶相、著名理学家叶梦得后裔。因地处高山,水贵如油,原名油田,后改为酉田。现有107户,311人,叶姓为主,是叶姓家族聚居村落。现有山林面积1092亩,耕地223亩,产稻谷、茶叶、油茶籽等。

西田村木构装饰雕刻精湛,建筑细部及装饰十分精美,其中门楼、厅堂以及柱头牛腿雀替等艺术装饰更是五彩纷呈。门楣有“西山云雪”、“泉甘玉美”等10余块石扁额,还保存着10余块牌區,门墙绘画集诗书、花鸟绘画艺术为体,天井铺地用镶嵌讲究的卵石拼花,哲理透彻,内涵丰富。酉田村石雕尤为精细,多以八仙法器、花鸟、祥云、虫草等吉祥图案,寓意吉祥,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其石雕在松阳首屈一指。

酉田村在大山凹里,村头苍松迎客,犹如古代山水中画的古松,“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可称村的地标。依坡而建黑瓦、黄泥土墙的几排农舍和通向村里几条朴素的山路组成的古村落。在丛山峻岭中,与青山翠树、梯田茶垄相映,宛如一幅色彩富丽又自然和谐巴比松油画。那一幢幢红墙黛瓦的民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形成一道道独特的山村风景。

11

“风格朴素,历史悠久”

尹源村地处松阳东北,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下辖村,交通便利,四面环山,四面的山脉在山脚汇集出一个不规则的空地,空地状同掌心,山脉褶皱如同指缝,像群山中隐藏的一个码头,堂心、指缝处泊满了黑瓦黄墙的船只。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尹源村的屋顶的瓦高低错落,房子极为朴素,不着粉白,全是土色,马头墙不张扬,在院墙左右两边三三两两地叠着。临近傍晚,阳光从鱼鳞般的云层中一次次投放出油画般的光彩。当阳光抹在土墙上的时候,那些土墙就会浮现出金色的迷人的羞涩,令人神往。

尹源村的推荐景点是李氏宗祠,宗祠装饰简单大气,柱础古镜式,宗祠立面为板筑泥墙,出檐还有明式勾头滴遗存。宗祠内部明代的柱梁结构建筑做法十分明显,而且木构件保存基本完整;外立面雄伟壮观,是一处十分难得的明代初期建筑遗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12

“层叠有致,紧密有疏”

紫草村,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下辖村,一个以草药为名的古村,它的前世是世界滑草运动的发源地,层叠有致,紧密有疏,今时今日,它以自身的魅。力,成为全国徒步比赛必经站,以一个古韵新风的姿态,成为最有特色的民宿典范村。

紫草村海拔810多米,阴时雾气袅绕,晴时云海翻腾,雨时烟笼含纱,雪时候清辉连玉。紫草村用大块石铺成的古道,幽静而沧桑,这里的每一寸阳光都物有所值,它晾晒着安逸、缓慢、满足与漫长。

紫草村的推荐景点是冯氏祖屋,是紫草村只用“木楔子”钉入最古老的木工工艺建造的,据说明成化1468年,冯祖献经商途径此地,见紫草背靠三山,前则千丘万壑低矮,谷内凝气常聚不散,气流清明,认定这是封财座相的好地方,便举家迁徙而至。

13

“清丽淡雅,纯净美好”

平田村是松阳县的一个古村庄,是一个自然风韵的江南村庄,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整个村子人口不多,远离了城市中的喧嚣与吵闹,宛如一片世外桃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因此也得名云上平田。

平田村,一年365天中有200多天都笼罩着朦朦胧胧。的雾,起雾时大地一片朦胧,风光大好,古朴的小村庄藏于青山之中,掩映在竹海绿荫里,浑然天成、古朴迷人,不禁使人流连忘返,黑色的瓦片与夯土的黄墙构成了整个小村庄,散发着古老的韵味。

平田村的推荐景点是平田农耕馆,它按照农耕、水利、加工、日常生活等板块,展示了各类关中农村生产生活用品,吸引了不少村民和省内外游客前来感受农耕文化、体验民俗风情。

14

“山清水秀,古色古香,自然资源丰富”

象溪一村位于浙江西南的松阳县东部,距县城20公里,美丽的松荫溪从村中穿过。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中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孕育出许多卓尔不群的良才。素有"秀才村"、"耕读村"之称。 该村现如今是国家三A级景区,靠着村中二十多处的旅游景点与建村1300多年保存下来的丰富文化底蕴,已逐渐走在了发展旅游资源的前端。

象溪一村内由老屋拆下50座寓意丰富的石门,以独到的排列方式,组成“忆古寻梦”广场公园,为后人留下历史印迹。水车、凉亭、竹林、文昌阁、半亩方塘相映成趣,用老瓦片、老砖头、老酒坛垒起的“三片墙”富有韵味,这都是老象溪人浓浓的乡愁和难忘的记忆。

溪村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明末清初属惠洽乡二十四都。1936年属靖南乡,为乡公所驻地。1940年改称南象乡,不久复改靖南乡。1946年改隶雅溪乡。50年代初属象溪乡,为乡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改属靖居乡。1957年划归雅溪乡。1958年改称象溪生产队,属先峰人民公社雅溪大队。1960年改称象溪大队,属雅溪人民公社。至1984年又改称象溪村,属雅溪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