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说不与中国结盟,28国却向中方靠拢,马云早有预言

张倩千 2025-04-17 17:32:40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财长贝森特宣称不许他国与中国结盟,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美国长期以来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在贸易领域肆意妄为。就拿关税问题来说,4月初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号称这是解决贸易逆差的关键手段。可很快,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75个未报复国家暂缓加征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这一转变被外界看作是美国在经济压力下的妥协,毕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股市剧烈波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但即便如此,美国仍将中国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单方面把对华关税提高到125%,贝森特直言要“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甚至威胁将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除名,还警告其他国家与中国结盟“没好果子吃” 。美国的这些行径,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霸权地位,妄图通过打压中国的发展,遏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以维持其在经济、科技等关键领域的绝对优势。

美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并未打响。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一片声讨。日本、韩国及多个欧洲国家在WTO货物贸易理事会紧急会议上,公开批评美国此举破坏多边贸易规则。加拿大率先行动,宣布对美汽车征收25%关税,欧盟27国也投票通过对美国商品加征25%的反制措施,涵盖钢铁、农产品等关键领域。这些行动表明,美国的传统盟友已不愿为其单边主义行径“买单”,美国在国际上越发孤立。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风景独好”,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与中国走近。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三年来三次访华,此次访华还为中欧牵线搭桥。作为欧盟重要成员,西班牙的举动意义非凡。中国与西班牙的合作成果显著,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西班牙对华出口增长4.3%。中国企业在西班牙开展新能源产业合作,助力当地绿色低碳发展,两国在多边领域保持密切沟通。

不仅如此,中国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东南亚国家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深化产业链整合;2024年俄罗斯与中国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印度与中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并计划恢复直航。这28国向中方靠拢的背后,是中国长期坚持互利共赢外交理念的结果。中国始终秉持着与各国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搞阵营对抗,切实为合作伙伴带来经济利益与发展机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资料图)

在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时,中国展现出坚定决心与清晰应对策略。4月10日12时01分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这些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农业、科技等关键领域,同时中国借助WTO机制维权,成功吸引160多个成员关注,将美国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置于多边框架下审视。中国之所以有底气反制美方关税霸凌,一是拥有庞大内需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万亿元,14亿人口的消费升级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动力;二是技术自主能力不断提升,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中国企业逐步突破“卡脖子”难题。像华为2024年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重回前五,国产光刻机实现28纳米工艺量产,有力削弱了美国技术封锁的效果。

美国国会大厦(资料图)

早在2019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便断言:贸易谈得好,就做点外国生意,贸易谈不好,那就做14亿人的生意,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如今看来,马云的话一语中的。全球化时代,美国妄图凭借单一国家的胁迫手段破坏全球多元合作网络,注定失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终成本转嫁到本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据美国智库测算,125%的关税将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上千美元。而中国通过扩大开放、深化区域合作,把外部压力转化为自身结构升级的动力。

这场关税战表面是贸易摩擦,实则是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激烈较量。美国企图用旧规则维系霸权,却陷入“失道寡助”困境;中国坚持多边合作,以发展韧性赢得众多伙伴。当28国向中方靠拢,全球格局已在悄然改变。未来,全球必将朝着更均衡的多极化时代大步迈进,而中国也将在这一进程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更多正能量 。

0 阅读:31

张倩千

简介:每日分享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