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HIV感染,从长效预防到可治愈的HIV最新进展

伍孚康康 2025-04-23 04:43:16

“ HIV感染源于意外,从此生命失去了色彩。众多HIV感染者从确诊后走向了相似的人生轨迹。实际上,从1981年首例HIV病例报告至今,人类已从“谈艾色变”走到了“精准防控”。最新进展表明“我们正站在长效预防和功能学治愈的门槛上”。”

作者:毛古

诗琪(化名)是一名21岁的年轻女性,她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警醒他人。她的经历始于一场看似普通的生日聚会,却最终改变了她的一生。

2024年的某天,她的闺蜜邀请她参加一场生日派对,地点选在一个酒吧内。对于不常出入此类场所的诗琪来说,这是一次新奇的经历。然而,这次聚会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

在聚会期间,诗琪被几位男性朋友劝酒,尽管她并不习惯饮酒,但在欢乐的氛围下还是喝了几杯。不久之后,诗琪失去了意识。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家酒店房间内,而接下来的日子,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出现了持续发热的症状。

起初,诗琪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症状持续不见好转,甚至变得更加严重。随后,在闺蜜的建议下,她进行了HIV检测,结果令她震惊——她被确诊为HIV阳性。这一消息彻底打乱了诗琪的生活,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众多关于HIV感染的真实案例具有类似的特点。从一起“意外”事件到确诊后的绝望,许多感染者终身不再感到生命的意义,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颜色。

实际上,从预防到治疗,最新进展让HIV不再是“闻之色变”的绝症。

01—预防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阻断”

预防有两种,“事前”预防和“事后”预防。

在“事前”预防上,长效的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毫无疑问是颠覆性的。来那卡帕韦每年只需皮下注射2次,即可将HIV感染风险降低99%,几乎没有自然耐药性,显著优于每日口服药物Truvada。

在2024年的3期试验中,2134名非洲女性使用该药后无一感染,成为首个零感染的PrEP临床试验。值得说明的是,来那卡帕韦已于2025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但暂只用于HIV感染者的治疗。

除了长效预防药物外,对于性行为不规律的高危人群,按需服用策略或许更让人接受。“事件驱动型”暴露前预防方案在IPERGAY试验显示,在性行为前2-24小时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也就是Truvada),可使HIV感染风险降低86%。

在“事后”预防上,72小时是紧急阻断的黄金窗口期,且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若发生高危行为,在72小时内启动三联药物治疗(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研究显示可将感染风险降低80%以上。

除了高危行为以外,职业或其他意外暴露也是不可忽视的HIV感染因素。

护士小崔,女,26岁,2010年11月23日12:30在感染科发生HIV暴露,她是在为一名艾滋病患者输液时,乳胶手套不慎被扎破,造成左手食指被用过的输液针头针刺伤。

护士小肖,女,21岁,2011年4月28日,感染科,左手手背针刺皮肤出现破损,皮肤、黏膜被HIV污染,空心针针刺伤,伤处破损出血。

护士小燕,女,22岁,感染科护士,为艾滋病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毕拔针后,拿着注射器的右手鬼使神差般地刺伤了自己的左手食指关节面部位,患者使用后的针头当即刺伤该处皮肤,破损并出血,这次属于空心针针刺伤,伤处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

2024年版的艾滋病诊疗指南建议尽快在2小时内开始用药,并持续监测HIV抗体6个月,阻断成功率可达99%以上。

02—治疗从“终身服药”到“功能治愈”

抗HIV治疗已然迭代升级。

卡博特韦/利匹韦林(Cabenuva)作为全球首个每月注射一次的完整治疗方案,在3期临床试验中使95%患者实现病毒抑制,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传统口服药。

一项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此类研究于2025年3月发表,超过98%的患者体内HIV水平在48周时已检测不出。缓释技术使药物在体内持续作用30天,显著提升依从性。

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产生的耐药问题十分严重。2024年发表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发现,因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不当,儿童和青少年中HIV耐药率高达74.16%。新指南推荐以多替拉韦为核心的一线方案,可将耐药风险降低60%。

在治愈HIV上,目前有三大前沿方向。

首先是干细胞移植。2024年7月,在第2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德国沙里泰大学医院公布了全球第七例艾滋病治愈案例。一名60岁男性患者在接受CCR5 Δ32基因杂合突变供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内HIV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已达6年,实现了功能性治愈。

全球7例治愈案例几乎均依赖CCR5 Δ32基因突变供体,通过阻断HIV入侵免疫细胞的能力实现病毒清除。拥有CCR5 Δ32基因杂合突变的人并不罕见。大约每100人中就有16人属于此基因杂合突变者,这意味着更多的HIV感染者拥有了治愈的希望。

其次是免疫治疗。2025年1月Nature子刊报道,双特异性T细胞受体疗法成为了治愈HIV的最新焦点。通过结合T细胞受的高度特异性与CD3抗体的免疫活化能力,这一创新疗法能够精准识别并消灭表达HIV病毒抗原的潜伏感染细胞,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

此外还有基因编辑,有希望实现HIV的绝对治愈。2024年3月19日,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荷兰研究团队展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运用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所有已知HIV毒株中保守的病毒基因组部分进行攻击,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灭活所有HIV病毒,从而将病毒从免疫细胞中彻底清除。

上述研究团体同时指出,尽管这一成果令人鼓舞,但距离成为HIV的治疗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疫苗从“屡战屡败”到“曙光初现”

HIV的多样性和快速变异使得疫苗研发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情况下,对多种HIV-1毒株具有有效的血浆中和活性的广谱中和抗体凸显出巨大优势。

2024 年《科学》子刊发表的猕猴实验显示,GT1.1疫苗可诱导靶向HIV CD4结合位点的强效中和抗体,中和活性覆盖90%以上的病毒株。其1期临床试验已启动,初步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

HIV马赛克疫苗被认为是近十年最大进展。南非开展的HVTN 705试验将HIV基因片段重组为“马赛克”结构,激发多样化免疫反应。2b期数据显示,疫苗使感染风险降低39%。

04—写在最后

从1981年首例艾滋病病例到2024年第七例治愈案例,人类用43年时间完成了从“绝症宣判”到“功能治愈”的跨越。这背后是是无数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用生命为科学铺路的勇气。

正如“希望之城病人”Paul Edmonds 所言:“我不是医学奇迹,而是科学进步的受益者。”

来那卡帕韦全球推广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全球7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有有何不同?更多内容,可点击下列文章:

参考文献

JAMA. 2025 Mar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25 Apr

Nat Biotechnol. 2025 Jan

Lancet Infect Dis. 2024 Nov

EClinicalMedicine. 2024 Oct

Sci Immunol. 2024 Aug

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家人、朋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