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竺延风
编辑|葛帮宁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编者按
2023年8月26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EE产业周数聚价值 智造未来”论坛,东风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本文根据其发言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我主要讲四方面内容: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产业链发展新趋势;汽车产业链发展机遇和挑战;整车视角下的整零关系构建;主机厂对产业链布局的实践与探索。▍第一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产业链发展新趋势谈汽车产业发展,首先要认识汽车。有人会说,对汽车还不知道?就是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和一堆钢铁。就我的职业经历而言,随着时代发展,汽车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对这句话大家都知道。然而,不是汽车本身在改变世界,而是它所承载的科技文明在改变世界。我记得很清楚,有个朋友问我,汽车是不是夕阳产业?那时候还没有建立起汽车社会,大家总觉得汽车是上百年的传统产业,甚至是夕阳产业,其实不然。
汽车是科学技术之集大成者,呈动态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地了解汽车,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才能更清晰地认识汽车。
就物理属性而言,汽车有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电气产品,都是工程科技成果。汽车的社会属性也非常清晰,它是人文和人性交织的艺术品,是奔驰着的艺术殿堂,是文化的平衡与传播者,也是先进文明的成果。
猛士917最近刚公布价格。大家看这个造型,后尾灯追求锐利风格,就是剑指苍穹的概念。猛士追求军武精神,而非简约风格。当它被赋予这种文化内涵后,开门或者关门时,就像枪上膛,挂挡就有起飞的感觉,这就是文化元素。
岚图是另一种风格。它的设计元素既不是权力象征,也不是土豪文化。从命名上看,第一款车主打Free自由,第二款车主打梦想家,第三款车主打追光。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品牌形象就无法支撑起来。
风神eπ是8年前设计时的酷派语言,π(3.14)追求极限,e代表电子,通过这两个无理数循环,来体现风神对科技的无限探索。“风神”之命,源自清华大学教授孟少农(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汽车工业技术主要奠基人)以古希腊神话中fAEOLUS(伊力诺斯)——风之神为灵感,LOGO采用双飞燕标识。而东风纳米是当下最时髦也是最便宜的品牌,以极致美好为品牌主张。
岚图品牌的客户群体是社会新中坚力量。何谓新中坚力量?有一定经济条件、有一定品位,如大学老师或医生等。品牌主张是自由随心、不断探索;品牌风格为淡、静、雅;客户理念是物有所值、价有所信,购而不悔、用而无忧,赋能生活、收获友情。
猛士品牌的客户群体是志在四方的时代先锋,品牌主张是无畏·征服,品牌风格是刚烈与血性相长、威悍与柔情相济,客户理念是越·山海、阅·不凡、悦·人生。
这些都是浓缩的文化概念。
汽车是动居乐业的第三空间。以前叫安居乐业,一亩地三分田;现在交流打开后,提出了第三空间。为什么叫第三空间?
第一空间给家庭,第二空间给老板,只有第三空间属于自己。就好比你想要安静,刚去山里时感觉很美,但天天待在山里也受不了,还是希望融入社会,而一旦融入社会,又想去寻找安宁。汽车就完成了这个文化使命和人性使命,让你迅速融入到繁华的现代社会里,而且给你一个独立空间。
汽车产业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五化归一车”“一车通四网”的认知。社会上都在讲汽车“四化”,我认为“五化”更准确,即轻量化、电动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
跟传统相结合的是轻量化,但轻量化绝不是单纯的材料轻量化。比如原来用100度电,进行能源管理后只用90度电,这是轻量化的一种;进行智能化后只用80度电,这也是一种轻量化。
轻量化是更系统的集成技术,包括传统的机械和材料,也包括一体化压铸。没有数字化,一体化压铸很难保证工艺,从而实现产品目标。这种压铸技术使汽车的成本、重量、效率都大幅改善。
“一车通四网”与生态管理相关。先看交通网。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自动驾驶有两大派别,一派以特斯拉为代表,自我为主、自我计算,让自己的车强大起来;一派发展车路协同。
这跟各地的社会发展特点有关。中国的公路设施管理方式跟西方不一样,后者很难形成车路协同的共同点,而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管理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数据管理理念和文化背景不一样,在交通网系统里实现“车、路、端、云”协同,而汽车本身就是一个终端。
二是能源网。现在,电网和天然气网进来了,下一步氢网可能会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数字化,充电桩怎么结算?汽车企业给用户的优惠方案,往往是第一年免费充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电桩和消费端的互联网数字结算,就不可能给客户提供这种商业承诺。
三是信息网。大家每天都在用网络,有时我也琢磨,是用车机好,还是用手机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汽车设计师还没有设计一个既不影响驾驶又不影响手机操作的位置,虽然人人离不开手机,但不一定人人都用车机。
四是金融网。为什么说汽车是支柱产业?金融产品很多,包括保险等衍生品,大家都很关注这些。
再来看汽车产业链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是绿色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是上半场,智能汽车是下半场,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赛道,这些都是行业共识。
可以看到,以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摩比斯为代表的零部件头部企业都在布局转型。它们退出了传统业务,转向电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化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到2025年,动力电池、电驱动、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传感器、汽车电子、信息娱乐系统等需求将上升,而传统车身、车架则呈下降趋势。
这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产业发展问题。来看看退出的大企业,比如博世退出传统电机业务。众所周知,博世的市场、客户和商业渠道都不错。在座的企业家们,这也是你们的机遇。我认为,现在拿到市场比拿到技术更重要,如果有这样的机遇,先把市场拿下来,再做技术反转。
在数字化前提下,很多技术都可以突破。很可能你把传统市场业务拿下来后,马上反转出一个新技术,因为数字化给大家提供了条件。当然,这不一定是替代关系,并不是退出了旧市场,就能占领新市场。
对零部件企业而言,当有大企业退出,可以分析它的市场格局、市场网络、市场规模和市场渠道等,再加上自己有资金,并且对新技术反转有底气,现在进入正当其时。
第二个趋势是集成化和模块化。零部件在向集成化、模块化供应发展,过去常由多个零部件分别实现的功能,现在集成在一个模块组件中。
“三电”(电机、电池、电控)技术中,电机就被称为三合一电机。比如东风公司已经做到五合一电机、七合一电机量产,和十合一电机技术筹备,到一定条件就可以大规模生产。这就是模块化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供应链并非所有都要合一,集和散要相对而论,呈螺旋式上升。什么都集成一体是不是最好?可能未必。这是一个相对概念,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来集成。
但是技术越来越复杂,主机厂对集成方向、对集成过程要把握好。有时要集散结合,在一定范围内集,在一定范围内散。因此,电机控制十合一,把电机和电控集成到一起,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对的,但要根据不同车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客户而科学把握。
第三个趋势是高端化和专业化。主机厂为客户提供终端产品,要掌握产业集成的主动权。
从资本和管理角度,特别是从数字化角度,主机厂并不愿意投入太大,更多是集成就好,但从市场利益、商业利益和主动性角度来说,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电机就是例子。如果有人从事电机总成业务,我建议跟主机厂密切结合。如果是从事电机中的电芯、电磁圈或者其他电机零件业务,那么问题不大。电机就像发动机,作为一个独立电机厂,给N家企业配套,这样的风险很大。
不管操作系统多复杂,主机厂一定要掌握核心部件的底层逻辑,这是关键。所以,如果有人跟主机厂合作时,怎么把握这个界限、这个门槛、这个深度,以及用什么方式合作,就非常重要。大众汽车集团为什么自己做软件,道理也如此。
事实上,对网关的控制和管理并非主机厂的强项,主机厂不一定要去掌握所有网关,但对关键网关里的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合作时,如能把握这一准则,明确哪些给主机厂留空间、哪些技术共同发展,就能为双方商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汽车产业链发展机遇和挑战
简单讲几点。一是,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从基础材料到化工,从钢铁到电子,汽车带动了10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随着绿能、智能及跨界融合新趋势,汽车关联行业进一步增加。
有人说,这其中最缺位的是供应链。在数字化大环境下,供应链和营销链缺一不可,主机厂应该要把这两者放到前面。如果把链端再做下调整,把消费链、客户链和产业链连起来,就会看得更清楚,不会出现投资失误。
二是,到底谁在造车?其实是共同造汽车。主机厂代表去日本电装和德国零部件企业时,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是我在造汽车,还是你们在造汽车?很多汽车都是零部件企业“造”出来的,没有零部件就没有整车,汽车强国的底层逻辑是零部件强国。
根据Automotive News的公开资料,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中,前十名里的中国企业只有宁德时代,但也只是规模和销量排在前面,创新能力还算不上。这个百强榜单中,中国有11家企业上榜。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向数字化转型后,以特斯拉(中国)供应链为例,包括电池供应链、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供应链、热管理供应链、DCDC变换器供应链等,没排进零部件百强榜的新兴企业出现了。
这就是汽车“五化”转型的机遇。汽车供应链体系由“链式关系”加速向“网状生态”演变。目前,中国品牌快速崛起,正向开发能力提升,推动零部件产业链加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已足以支撑这种发展。
此外,在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的背景下,国产替代也为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由于逆全球化问题,供应链必须稳定——这个概念在世界各大企业,尤其是主机厂里非常明确。提出这个概念后,成本会不会增加?从实践来看,成本并没有大幅提高。
相反,供应链冗余带来了新机会。比如动力系统中,传统内燃机在下降,但增程式在上升。做一个喷油系统很贵,很复杂,还有排放要求,但做一个单工况发动机,不管路面怎么变,工况不变,就可以做得很便宜、很简单。所以,大家看到下降的地方其实有应用前景。这是零部件产业的机遇,可谓危中有机。
当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每年中国零部件国际贸易额接近400亿美元,从全球化角度来看,这并非坏事,是分工不同使然。中国汽车行业真正的供应链短板,主要集中在4个领域——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特种材料、软件及装备,但短板就意味着发展空间,也就是投资方向。
▍第三整车视角下的整零关系构建
整车和零部件共荣共生、共同发展。现在的新趋势是,整车企业对零部件布局的深度在加强,从一级供应商向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延伸。
比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本是三级供应商的一个功率控制元件,但整车厂都非要自己干不可。为什么?因为电动化、数字化后,整零关系变了,过去叫Tier1、Tier2、Tier3,整车厂只管Tier1,但关键零部件打乱了这种系统化管理关系,变为系统+关键零部件管理关系。
软件定义汽车促进整零关系转型。有些软件公司,类似华为这样,被称作Tier0.5,兼具软硬件开发和集成能力。就关键技术而言,主机厂不允许存在“黑盒子”,顶多有些“灰盒子”,有时双方得博弈。但Tier0.5是动态的,投资大,且难维系。供应商如果做到这一级,就不要只给一家主机厂供应,这样才能站得更稳。
衍生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供应商跳到Tier 1.5或者Tier 0.5,直接和主机厂对接后,它的边界在哪里?如何给主机厂提供软件及配套解决方案,是需要双方都思考的问题。
零部件近地化生产,解决了安全和成本问题,这与上面提到的供应链冗余相关。疫情后,汽车企业更加关注供应链安全,提升近地化供货比例。比如岚图Free近地化率达到59%、岚图梦想家达到74%,其他企业也是这种趋势。
整车和零部件的合作逻辑从“串联”转为“并联”。Tier1形成一个网络关系,其余相互交叉。主机厂和软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从简单的商品关系,向商品+服务+软件业务转型,变成一个过程供应体系。
▍第四主机厂对产业链布局的探索与实践
以东风公司为例,按照十四五整体布局,构建“一体两翼”融合发展事业格局,向卓越科技企业转型。“一体两翼”就是整车业务+科技板块+服务生态。生态体系聚焦技术制高点、价值制高点和供应链安全等3类业务。
对零部件企业而言,关键在于,一要定好位、站好队、分好层。二要“三同步、一引领”,即同步开发、同步成本、同步质量,实现引领开发。
大家知道,电装和爱信从丰田体系推出,德尔福从通用体系推出,伟世通从福特体系推出……包括一些德国零部件企业,历史上大都是没有社会供应就自己干,自己干后没法管理就推出去,不推出去做不大,但全推出去又不放心,所以在电装中丰田公司持有一定股份。
作为零部件企业,一定要定好位——究竟是做零部件,还是做部件;是做模块,还是做系统。当然能从零件做到系统,那非常好,但这是一个过程,千万不能左手做系统、右手做零件。此外,无论如何,要跟整车企业做好“三同步”,这是零部件和整机厂共荣共生的根本。
感谢徐总带领一汽,扭转了之前发展不利的困局,功不可没。[点赞][点赞]
一切工业消费品还得回到实用 耐用
徐建一都进去了,他居然没事,真是搞笑的很嘛
搞个
这老总怎么还没有呵呵。
永远的竺总,永远的神!
竺掩风,把东风嚯嚯成这样,还好意思出来
其标签为原一汽总经理什么的,别挂东风两个字了,对东风来说是负资产
把我帖子删了也是服了,不让人说话,这就是东风下坡路的原因
理论上有深度,实际上有没有就难说了
谁这么搞笑,还请它演讲
一个罪人有啥好说的
这货把东风都搞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