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又多了一所“新大学”,名为河南国医学院。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示,主要以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资源为基础,共同组建而成。
从目前国内医药类高校来看,这首所以“国医”命名的医学高校。初期曾拟恢复校名“张仲景国医大学”,因为“人名”标识审核程序复杂,最终确定校名为“河南国医学院”。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是河南省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南阳现有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两所公办本科院校,河南国医学院成立后,意味着这里又增加了一所本科院校。南阳的这所国医学院,其实已经存续了40余年。

国医学院原为南阳首所“大学”。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现有医圣祠。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83年的张仲景国医大学。
1987年筹建南阳大学后,国医大学与南阳大学形成互补。1993年南阳大学正式更名为南阳理工学院,同年并入国医大学,成为该学院的二级学院。2015年更名为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设有 15个教学院部,61个本科专业,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17年中医学专业获批河南省专业硕士建设培育点。客观讲,国医学院与理工学院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
南阳理工国医国药学院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专业在本科一批招生。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就业率92%以上。

国医学院为什么“合久必分”?南阳是长江、黄河、淮河的自然分水岭,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境内有中药资源2356种,其中以“八大宛药”为代表的道地名优药材30余种。
作为国内重要的医药产地,加之医圣故里的名号,南阳以弘扬仲景学术思想为己任,一直希望能有专属的“国医学院”。理工学院与国药学院的分开,其实也是促成南阳医专的“转型”和重塑。
南阳国医学院的另一分支是南阳医专。这所学校最初为南阳医学专科学校,后期先后与南阳县中医药学校、郑州卫校合并,2004年升格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国医学院的挂牌来看,这所高专成为升格的“最大受益者”。

南阳医专与著名的武侯祠景区毗邻,建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长期致力于“仲景”品牌塑造,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排行榜中位居医药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由此可见,南阳无弱校,这所学校升本之后,实力将更为强劲。
这就是许昌学院,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最后为什么是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