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几毛的编织袋,难倒了投入百亿的萝卜快跑和极越汽车

汽车有文化 2024-07-22 10:50:23

有了几块钱的萝卜快跑,谁还需要几十万的极越?

拦住一辆车,到底需要什么?老外曾用1000卷强力胶做过这样的试验,试验的结果是无数的胶带捆绑在一起,仍然未阻挡汽车的强大冲击力;但在武汉的街道上,一个编织袋就能轻易的拦住一辆“萝卜快跑”。

尽管萝卜快跑已经正式落地运营,但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仍然为时过早,是否笔者太过传统?其实不尽如此。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关于萝卜快跑的评论随处可见,但在今年50条左右的留言中,有超70%都是对萝卜快跑的投诉,更加离谱的是,在部分“洗地”的文章中,将武汉市民达成了“全员鄂人”,认为萝卜快跑之所以问题频发,原因是武汉市民的交通素质不足。

见过扣帽子的,没见过如此明目张胆以“地图炮”扣帽子的。这些水军是否有幕后操纵者暂且按下不表,急于吃流量与“萝卜快跑”捆绑的极越却让人笑出了声。

“与萝卜智驾同源”,这是极越汽车旗下极越01以及将上市的极越07两大产品的核心卖点,这是本次极越汽车捆绑萝卜快跑进行营销的主要话术。从理想的角度去看,这似乎是在为极越的智能驾驶能力背书;但悲观一些,则能视作极越将为萝卜快跑所出现的智驾问题与民众焦虑而背锅。甚至从某种角度去看,百度急于将其智能驾驶技术变现,“亲儿子”极越将成为直接的受害者。

萝卜快跑能跑多久?

对于萝卜快跑,目前存在着大量的争议,这是其“火”遍网络的原因。

支持者认为,萝卜快跑是中国智驾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也代表了百度智驾能力处在行业第一梯队,同时有利于智能驾驶场景应用的全面落地,而反对者则要现实得多,认为萝卜快跑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缺陷。

根据武汉当地民众反馈,萝卜快跑在智驾层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无故停在马路中间导致交通拥堵、违法停车以及碰撞事故等,从文章开头的编织袋拦截“萝卜快跑”来看,似乎武汉的司机们并不应该背这个锅,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百度采取的纯视觉驾驶方案能力不足,无法解决“准确提取图像的海量信息”以及“如何让模型掌握通用泛化”等问题。

实际上,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概念,如在2023年下半年,通用旗下的Cruise的无人出租车就因熄火、撞上消防车、堵住救护车、拖行行人等多起事故,仅仅三个月就被暂时取消运营资质。彼时,李彦宏曾亲自前往美国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为萝卜快跑的运营借势。

“2025年自动驾驶技术会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李彦宏对此深信不疑,但现实却是,萝卜快跑需要制造舆论,将所有不好的帽子扣在武汉市民头上,而让市场及资本对有百度Apollo加持的萝卜快跑保持忠诚。

抛开百度智驾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谈,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可行吗?

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对此有过分析,他认为目前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仍然要翻过三座大山,即技术关、社会认可关以及成本关。

以成本为例,“萝卜快跑同等条件下的价格大概是网约车的3/4左右,不过这并不是其实际成本,而是优惠后的结果”,有相关媒体表示,“根据海通国际在武汉实地体验结果,对比萝卜快跑和滴滴快车在武汉市计费规则,萝卜快跑里程单价约为快车价格的150%”,行业内对萝卜快跑的运营压力依然十分担忧。

因此,全球市场对无人驾驶落地普遍持悲观态度,国外如Argo.ai和图森未来等大牌公司已接连破产,而行业龙头Waymo也遭遇了资本寒冬——百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背后,不是想当然的孤军奋战,也不是代表了所谓的国产智驾之光,而是赌徒的孤注一掷。

近年来,百度在投资领域几乎处在一败涂地的位置,在外卖、游戏、旅游、生活服务等一系列行业,百度几乎都有参与,但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时至今日,即便是搜索引擎的基本盘,也逐渐被必应等对手撬动,这使得百度的市值不断下滑,仅在2024年,百度股价已经跌去25%左右。

此时,无人驾驶几乎成为了百度唯一的希望,而不成熟的萝卜快跑,就是这样被推到台前,而不是带着某些“伟大的信念”而生。当然,还有百度的亲儿子极越。

萝卜快跑“杀死”极越

从现实的角度去谈,只要不出现人员伤亡,那么萝卜快跑的缺陷放在极廉价的体验门槛上,似乎一切都可以容忍,消费者体验不佳的最坏结果,无非就是跑路不玩了。然而对于极越而言,这种打击却是毁灭性的,即便连萝卜快跑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极越仍然是受害者。

直白点说,萝卜快跑的任何风吹草动,背锅的都是极越。

先从发展趋势去看,随着萝卜快跑的一系列问题出现,极越的品牌定位彻底玩脱了,“为自动驾驶”而生这句话,极越叫的最响,甚至哪里有动静就往哪转,比如碰瓷小鹏、特斯拉、极氪等一系列品牌,甚至连自己都忽悠进去了,以至于目前问世的极越01与极越07,一门心思都按着自动驾驶、高性能的路子走,对友商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屑一顾,根本不管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但隔壁的友商,情商明显比高得多,虽然有华为的智驾系统背书,但交互、配置也是统统拉满,尽管同级别的产品价格比极越01高了很多,但胜在一步到位,消费者也不可能因为价格低,去买一辆自己用不上或者用着难受的产品。

在萝卜快跑之前,虽然车不好卖,消费者不买单,但毕竟人设还立得住,面子也有,但萝卜快跑出问题之后,极越的用户与潜在用户必定就会开始反思,如果花了20万、甚至是30万的“汽车机器人”,被一个编织袋就难住了,这会是什么画面?

更可怕的是,即便萝卜快跑发展得好,极越的处境将会更加尴尬。

从品牌定位上看,极越明显是奔着高端去的,不然也不至于端上来极越01与极越07这两个旗舰产品,但话说回来,能够花几块钱就体验到同源的智驾服务,消费者为何要花费二、三十万去购买一辆相同属性的汽车?甚至,萝卜快跑还跑进了极越的大本营上海,进一步蚕食着品牌的潜在用户群体。

从定位的角度去谈,自动驾驶与品牌高端本身就是互相冲突的两件事,一般而言,品牌越高端,其承载的情绪价值往往越大,消费者付费意愿也越高,但自动驾驶实际上与过去的工业革命相同,是生产关系与生产效率的改革,是建立在物质价值基础上的重构。

对此,夏一平提出了一个方案,即“买台自动驾驶车送你上班,它自己再去跑滴滴赚钱养你,这事city不city”?很显然,夏总的身边没有“素质低”的借车亲戚,至少不是“全员鄂人”的程度,不然他就会知道在国内借车出去到底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事,以至于提出了把车交给无数的陌生人去使用的想法。

极越面临的的核心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夏一平乃至整个极越高层都将自动驾驶当做了圈钱的工具,而选择性地对自动驾驶会加速汽车向工具化、廉价化转变的趋势进行了无视,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注定走不通,因为极越品牌做着自动驾驶的美梦,塑造出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阶层用户群体,并固执的认为他们会为高效的每一秒而兴奋,因享乐欲望而羞愧。

但一个真实的人,必然是伴随着欲望而生,因享乐而活。

极越因何而生?

“极越,为自动驾驶而生”,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作为一家面向私家车市场的企业,极越能且只能为用户而生,若“为自动驾驶而生”,那么极越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成为B端市场的巨头,或者如同华为一样成为技术供应商,为行业服务。

从极越的发展历史来看,这句口号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因为极越本就没有做好一家汽车厂商的准备与觉悟,它更像是百度为了试验Apollo技术而开发出的试验田。

一开始,百度走的是华为的路子,其Apollo计划旨在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平台服务,但车企对其并不买单,一方面是因为百度画的饼太大,在2017年就要向L3、L4出发,那是一个自适应巡航功能都十分新鲜的时间点;另一方面,则依然是因为车企不愿交出“灵魂”,让百度获取到最核心的用户数据。

既然车企不合作,那么百度只能自己下场,于是就有了集度的诞生,但集度的问题也很明显,即无法确定生产资质,直至重新调整股权,即吉利占比65%以后,集度的问题才得到解决,而此时的集度也变成了由吉利主导,因此才有了极越的诞生。

但极越的实际掌控权,并不在吉利的手中,夏一平,就是百度留下的后手。但手握极氪、极星、路特斯以及银河系列等手牌的吉利,大概率不会向极越倾斜太多资源,另外从品牌定位上谈,吉利已完成了从低到高的全矩阵布局,也根本不缺这样一个主打自动驾驶的小体量品牌。

这就导致,即便萝卜快跑的一切后果需要极越来背,甚至把极越当作弃子,百度也没有在乎的理由。甚至李彦宏早在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百度不会造车”,其本人对于造车这件极其烧钱的事,也没有太好的预期。

结合以上来分析,极越是一个“天生畸形”的品牌,其既不面向主流私家车市场而生,也没有服务于大众的意识,同时背后的两大资本方看似强大,但皆不愿或不能下场出力,最终使得,极越01每月销量仅有数百,处在了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有文说

那么,极越还能自救吗?在汽车有文化看来,其唯一的方法是抱紧百度这根大腿,成为“萝卜快跑”市场扩张背后的车辆生产方,以资源全面向B端倾斜,来向百度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残酷的C端市场,真不是“为自动驾驶而生”的极越能够玩得转的。(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0 阅读:131

汽车有文化

简介: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一点点,给您不一样的汽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