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个经验:买回来的青菜放了一两天,或者放冰箱里没包好,就变得蔫头耷脑,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
但神奇的是,只要把这些蔫了的菜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它们往往又能变得水灵起来,好像“复活”了一样。
有人就觉得这水特神奇,是某种“活力水”。
我说,别逗了,这哪有什么神秘的,就是个简单的物理现象,那所谓的“活力水”,就是你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普通水。
一、好好的菜,怎么就“蔫”了?
要搞明白菜为什么泡水能变精神,得先知道它为什么会蔫。这事儿得从植物的细胞说起。
植物和我们动物不一样,它的细胞外面有一层比较硬的壳,叫细胞壁。细胞壁里面才是细胞膜,包着细胞里面的东西,比如细胞质、细胞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叫液泡。你可以想象这个液泡像个水袋,里面装满了水和一些其他物质,构成了细胞液。
新鲜蔬菜水灵灵、硬邦邦,主要是因为细胞里的液泡吸满了水,胀得鼓鼓的,对细胞壁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力。这个压力就叫膨压。无数个细胞都这样“硬挺”着,整个蔬菜自然就显得饱满、挺括。
那菜为什么会蔫呢?很简单,就是失水了。蔬菜被采摘下来后,离开了根系的水分供应,但它还会通过叶片、茎秆表面的气孔蒸发水分,这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如果环境比较干燥,或者放的时间长了,蔬菜失去的水分比自身保留的要多,细胞里的液泡就会失水收缩。液泡瘪了,对细胞壁的压力(膨压)就减小甚至消失了,细胞就变软了。大量的细胞都变软,宏观上看起来,整个蔬菜就蔫了。说白了,蔫了的蔬菜就是脱水了的植物组织。
二、泡水“复活”,玩的是哪一出?
知道了菜为什么蔫,那泡水为什么又能让它“活”过来呢?这就要提到另一个现象:渗透作用 。
渗透作用指的是水分子通过一层半透膜,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的现象。这里的半透膜,指的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它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但细胞液里的其他一些溶质(比如糖、盐、蛋白质等)不容易通过。
当你把蔫了的蔬菜(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相对较高,水的浓度相对较低)放进清水(水的浓度很高)里时,会发生什么?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外的水分子就会通过细胞膜,拼命往细胞里面跑,因为细胞里面的水浓度比外面低。
水不断进入细胞,之前瘪下去的液泡就又开始充水、膨胀。液泡胀起来,重新对细胞壁产生强大的膨压。细胞恢复了硬挺的状态。当大部分细胞都这样恢复过来后,整个蔬菜自然就重新变得饱满、脆嫩,看起来就像“复活”了一样。
所以,这个过程根本不是什么魔法,就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重新吸水、恢复膨压的物理过程。简单直接,没什么玄乎的。
三、所谓的“活力水”,其实就是白开水
现在可以揭晓谜底了:那种能让蔫菜变精神的“活力水”,到底是什么?
答案就是:水。普通的水,你家水龙头接出来的自来水就行,凉白开也行。
关键在于“水浓度差”。只要泡菜的水,其“纯净度”(或者说水分子浓度)高于蔬菜细胞内部液体(细胞液)的水浓度,渗透作用就能发生,水就能进入细胞。自来水、纯净水,甚至干净的河水(虽然不推荐直接用),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不是水里得加点什么“营养液”才行?完全没必要。让蔬菜恢复挺拔的关键是恢复细胞的膨压,而膨压的直接来源是水的物理支撑力,不是什么化学营养。加了盐或者糖,反而会提高外部溶液的浓度,降低水浓度,甚至可能让细胞里的水往外跑,导致进一步失水,那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别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骗了,什么“活力水”、“复活液”,本质就是利用水的渗透作用。这“神仙水”,你家水管里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不是所有蔫菜都能“救”回来
话又说回来,是不是所有蔫了的蔬菜泡泡水都能恢复如初呢?也不是。
泡水“复活”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仅仅因为失水而萎蔫的蔬菜。也就是说,蔬菜的细胞结构大体还是完整的,只是暂时失去了水分。通过泡水,细胞重新吸水,就能恢复状态。
但如果蔬菜蔫得太厉害,失水时间太长,细胞可能已经受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了。或者,蔬菜不仅仅是失水,而是已经开始腐烂、变质了,细胞结构被微生物破坏了。这种情况下,细胞膜失去了半透性,或者细胞壁已经崩溃,再怎么泡水,细胞也无法正常吸水恢复膨压了。泡了水可能还会加速腐败。
简单说,如果你的菜只是看起来没精神、软趴趴的,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腐烂迹象,比如颜色发黑、有黏液、有异味,那泡水通常是有效的。如果已经烂了,那就别费劲了,直接扔掉是正解。
五、泡水这事儿,有啥讲究没?
虽然原理简单,水也普通,但操作上还是有几点可以稍微注意一下,能让效果更好,也避免一些问题。
首先,用什么温度的水?一般建议用冷水。为什么?一来,冷水通常比温水含氧量略高一点(虽然对复水影响不大),二来,低温可以减缓蔬菜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活动,延缓其进一步变质。用热水肯定不行,高温会直接破坏细胞结构,把菜烫熟了。
其次,泡多久合适?这个没有绝对标准,取决于蔬菜蔫的程度和种类。通常泡个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就能看到明显效果。叶菜类(如生菜、菠菜)恢复得快一些,根茎类(如胡萝卜、芹菜)可能需要稍长时间。但不建议长时间浸泡,比如泡个大半天甚至过夜。泡太久,虽然菜可能看着更水灵了,但细胞可能会过度吸水,反而影响口感。另外,长时间泡在水里,一些水溶性的营养成分也可能流失到水中(虽然我们这里不讨论健康问题,但这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且泡久了也容易滋生细菌。感觉差不多恢复精神了,就可以捞出来了。
最后,就是前面说的,确认菜只是蔫了,没坏。坏了的菜泡了也没用,反而污染水和容器。
所以你看,让蔫了的蔬菜“复活”这事,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植物细胞失水和复水的一个基本物理过程。所谓的“活力水”,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水。掌握了这个原理,下次再碰到蔫了吧唧的蔬菜,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用再把它当作什么疑难杂症。就是这么简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