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二十多岁的张玉凤来到了毛主席身边担任机要秘书,不少人也因此对她十分熟悉,但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她的每次采访都刻意的避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让人十分好奇。
曾经担任过毛主席机要秘书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或者说,是什么原因驱使她在采访时避开两个女儿的名字呢?
1、采访中的特殊要求
1976年,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他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就成为了仅有的几个能了解毛主席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渠道。
所以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张玉凤曾经一度接到了许多采访,有关于毛主席的,也有关于她自己的,她都如实回答。
但唯独在一次采访中,记者的采访提纲中提到了她的两个女儿,她却有些不愿提及,于是就和记者商量将两个女儿的名字抹去了。
这样的举动曾让记者困惑不已,作为一个母亲,又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女儿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要刻意抹去呢?
在一次新华社高级记者的采访中,她谈到了自己这个特殊要求的背后原因,让人不禁心生敬佩。
2、主席的机要秘书
对于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毛主席的晚年工作和生活中一定少不了她的机要秘书张玉凤的身影,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她应该是一个很神秘的人。
但现实却是,张玉凤并不是什么独特的人才,而是一个出身普通的女孩。她是为了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才出门打工,进而进入铁路局,又成为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刚开始,她还是一个普通的乘务员,因为从小就勤劳能干养成了眼疾手快的习惯,所以在乘务员群体中,往往都是她成绩最突出。
也是因为这样,在为毛主席的专列挑选乘务人员的时候,她的名字被负责人报了上去,这才得以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那时候的张玉凤很年轻,面对这样的工作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在主席面前出纰漏,她提前就对主席进行了了解,不可谓不用心。
晚年的毛主席在看见张玉凤时,就好像看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的拼搏努力,于是,在毛主席原来的秘书去世之后,张玉凤就成为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突如其来的重用让张玉凤受宠若惊,为了不辜负主席的信任,她在日常的工作中变得更加细致谨慎,同时也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很多。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张玉凤常常陪着毛主席进行各种事务的处理,许多人因此对她十分尊敬,自然也少不了对她进行一些“走后门”的行为。
起初,她还委婉的拒绝,但多次之后,她就再也不见这些人了。之后,为了避免自己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举动,她便很少提及她们,就是不想让她们因为自己的原因去走捷径。
除此以外,张玉凤也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养成了温柔亲和的性子。尤其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她作为陪伴毛主席最后几年的秘书常常会被邀请去参加一些相关活动。
在活动上,面对其他人的合照要求,她都尽力的配合,只是不想让他们失望。
在毛主席身边的那段时间,张玉凤得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经验,她不再是那个普通的女孩,而是经验丰富的机要秘书。
3、女儿的母亲
在毛主席身边的这段时间,大概是张玉凤印象深刻的几年,因为这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也影响着她的家庭和孩子。
在张玉凤成为毛主席的私人工作人员时,她就认识了她的丈夫刘爱民,两个人因为相爱走到一起,并逐渐成婚生子。
在外人的眼中,一家人的生活很幸福,但张玉凤却始终觉得对家庭有所亏欠,尤其是对两个女儿。
那个时候,因为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她常常不能回家看望家人和孩子,一方面是毛主席那里离不开人,一方面她也不想让家里人受到其他人士的打扰。
所以在两个孩子出生之后,她就将两个女儿都送到婆婆那里照顾,为此,她曾经在仅有的几次采访中对婆婆表示感谢。
虽然两个女儿从小都不在自己身边,但张玉凤并没有缺席对她们的教育。从小,张玉凤就没有向她们透露过自己是毛主席机要秘书的身份,就是为了防止她们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影响一生。
除此以外,张玉凤在毛主席的影响下生活也是十分简朴,除了一些日常的生活需要外,她很少买一些贵重的东西,并且还教育两个女儿要勤俭节约。
在母亲的影响下,两个女儿在长大之后都成为了品学兼优的人,不仅学识渊博还乐于助人,很难不说这是因为张玉凤对她们的影响。
之后,两个女儿因为学业的原因去到美国上学,张玉凤也没有向利用她的身份向组织上请求任何帮助,而是鼓励她们自力更生。
在所有人看来,无论是为家庭还是为孩子,张玉凤完全可以凭借着毛主席机要秘书的身份获得许多便利,但她没有这么做,甚至在采访中刻意划掉两个女儿的名字。
当问及原因时,她的回答也只是,我是个普通人,我不想要什么名利,只是想过像以前一样平凡的生活。
这被视为张玉凤从不在采访里提及两个女儿的原因,也表现了她和毛主席一样淡泊名利的处事之道。
或许,人们熟知的张玉凤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是一人之下,但在她的家庭中,她只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当然,我们也能从张玉凤的故事中了解到毛主席的优秀的个人品德,更加加深了我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不愧为人民的好主席。
参考资料:
张玉凤——百度百科
张玉凤:退休后的平安生活——人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