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开始反击了,俄“退群”后,又给美划红线,特朗普想致电普京

雅洁看国际 2023-02-23 19:31:09

国际局势变数不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估计拜登不会料到,正当他结束访乌之行,再次拉拢欧洲各国加大对乌军援力度以及对俄制裁强度没多久,普京的反击便迅速到来了。

21日,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罗斯将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称美国部分人已经开始考虑重启核武器试验,如果美国采取行动,那俄罗斯也将做出对等的核试验,但不会首先做出核试验。

也就是说,俄罗斯退群后,不会主动搞核试验,但如果美国开始搞,俄罗斯也将做出对等回应。

22日,俄国家杜马正式通过了关于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案。这意味着,美俄间唯一一个军控条约正式瓦解了。

据悉,该条约于2010年签署,次年2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10年。2021年2月,美俄同意延长该条约期限5年,内容不变。

根据该条约,美俄两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数量将被限制在700枚以内,核弹头数量则被限制在1550枚以内,并且双方可以互派核查小组进行核查。

但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美国对俄罗斯施加了大规模制裁,导致俄核查小组无法赴美进行核查工作,俄方便暂停了该机制,最近几个月里,美国一直寻求与俄方恢复核查机制。

但如今,俄罗斯直接做出了“退群”的决定,美国再寻求恢复核查机制显然也成了空谈。

除此之外,还有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普京下令“退群”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普京当时的讲话,因素有2个:一是俄罗斯认为美西方直接参与了对俄本土空军基地的袭击,表明其已经成为了冲突参与方;二是美国已经有了重启核试验的苗头,俄方不会处于被动地位。

此外,虽然普京没有提到,但外界都心知肚明,这与拜登日前突然到访基辅,公开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毕竟,俄乌冲突持续的近一年里,拜登都没有访问乌克兰,外界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今,拜登在毫无征兆之下,突然访乌,无疑打了俄罗斯与外界一个措手不及,更无益于对普京“摊牌”。

尤其是,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前不久还发出了疑似“煽动俄罗斯人推翻普京政权”的表态,更是引发莫斯科方面震怒。如今,俄方以“退群”反制美西方,其实也并不让人意外。

2,俄罗斯的“退群”之举是可逆的。

22日,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做出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决定,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俄罗斯的敌对政策,若美对俄政策发生变化,俄方并不反对恢复履行该条约,但前提是美国应展现出相应的政治意志,否则美俄双方不可能相向而行。

此外,俄方还强调,虽然暂停履行该条约,但俄罗斯仍将继续遵守条约中对可部署核弹头数量的限制。

言下之意,《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能否恢复,得看美国接下来如何做,若继续对俄施压、步步紧逼,那退群将成为定格的事实。

3,俄罗斯“退群”,不仅令美国感到紧张和不安,更令北约和欧盟感到棘手和忌惮。

在得知普京下令“退群”的决定后,一同在布鲁塞尔参加会议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欧盟“外长”博雷利同时发声,一面谴责俄罗斯,另一面却焦急得呼吁北约、欧盟成员国尽快商讨如何应对此事。

毕竟,眼下俄乌冲突尚未平息,俄罗斯又宣布“退群”,一旦战火扩散或蔓延,相隔咫尺的欧洲将面临巨大安全挑战。

尤其是,22日,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还再次给美西方划下了一条“红线”——如果美国想让俄罗斯被击败,那俄罗斯有权使用任何武器进行自卫,包括核武器。

不得不说,在普京下令“退群”后,梅德韦杰夫再次划下一条极具威慑力的“红线”,无疑令美英法德等国愈发感到“如坐针毡”。

依稀记得,普京曾说过,如果俄罗斯都没有了,那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如今,手握“锆石”、“萨尔马特”等导弹的俄罗斯,显然具备实现这句话的能力。

对此,美英法德确实得三思而后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俄关系持续降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高调发声称,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在让美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批评拜登已经将美国人的安全“放到了最后”。

当然了,特朗普还是没忘表示,如果他是美国总统,俄乌冲突就不会发生,局面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个糟糕的程度。

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他现在是总统,就将致电普京和泽连斯基,争取在24小时内平息俄乌冲突。而在这之前,特朗普说的是,如果他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胜出,那他将在胜选当晚同时致电普京和泽连斯基,平息俄乌冲突。

很显然,不论特朗普是否真的有“迅速平息俄乌冲突”的能力,俄乌局势对美国2024年大选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可能随着冲突持续而影响加剧。

可以预见,俄乌局势、美国大选形势以及国际局势,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变数、混乱与动荡。

接下来,且看各方如何出招吧。

1 阅读:23

雅洁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