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能够在敌后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原因很多,其中各地区、各部队之间互相学习、分享成功经验也算是成功的法宝之一。1941年底到1942年初,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修建大批公路和封锁沟墙,使遭受了严重损失抗日军民难以像以往一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活动,以至于个别人悲观失望、对抗日能否胜利产生怀疑。
为了提振士气、学习别的地区先进经验、破解敌人的围困,1942年春末,刘伯承师长指示冀南军区组织参观学习团去冀中根据地取经。代表团由各旅、军分区、支队、地方县大队政治委员等组成,可以说囊括了军地精英,由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华清带队。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去冀中学习呢?说来话长了。
冀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平、津、保(定)三角地带,是华北平原的核心地区,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河流纵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这里日军可以发挥其机械化优势,而八路军则缺少地形掩护,作战困难策划绝非一般山区可比。但是八路军却硬生生在这里创建了我党的第一块平原根据地,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创造性的应用平原游击战,将这里打造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原东北军第53军军归第1战区指挥,参加平汉路北段抗战,阻击日军南下。不久日军就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的防线,沿津浦、平汉铁路长驱直入,国军队全线败退,仓皇南逃。53军116师346旅691团奉命断后,1937年10月10日晚部队在藁城东南方的四德村和梅花镇遭到日军袭击,将一营包围于梅花镇,全体官兵奋起反抗,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可是等他们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后,才发现53军主力甩下他们早已跑得很远了!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立即着手分化、瓦解东北军,在1937年4月召开了鄂皖苏三省整军会议上,东北军被整理成六个军,分为第49、51、53、57、67军,以及骑兵第2军。在这次部队整编比原来减少了八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和两个炮兵旅,实力受到不小的削弱。虽然第53军因在西安事变中同张学良等保持了一定距离,后来更是积极向南京中央靠近而受到陈诚的庇护,表面上实力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暗藏在地下的矛盾却并未化解,处处受到中央军嫡系和其它杂牌的排挤和打击,再加上该军的官兵大多数都是东北人,见家乡沦陷、饱受日军蹂躏,所以早就有打回老家去的思想。
在691团中,官兵受党的影响很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现在主力部队又将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他们弃之不管,这一卑劣行径一下子就点燃了其怒火。团长吕正操早就接到了北方局党委关于“在敌后找地方党,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这可是个脱离国军、单独行动的好机会!
晚八时,部队于四德村集合,吕正操把军官们召集在一起,商讨后续行动方向。被友军抛弃而寒心的军官们听到吕正操提出的脱离53军北上抗日的主张,无不赞同。决定方向后大家立即行动,乘着夜幕掩护,在日军围攻梅花镇的枪炮声中,部队悄悄撤离四德村,越过敌人控制的沧石路,奔向晋县东北的小樵镇。
小樵镇位于晋县东北,距县城二十里,一千余户人家。由于兵荒马乱、市面冷落,镇子四周筑有很高的围墙。部队进驻小樵镇,为封锁消息,对外实行了戒严,只准进,不许出。部队连夜召开党的会议,讨论改编和北上行动计划。10月14日,东北军第53军第691团团长吕正操在晋县誓师抗日,改称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到1938年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路之间的冀中根据地初步成型。
1938年5月,吕正操被任命为冀中军区司令、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长期的斗争中,他和他的同事们摸索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平原抗战战术,以平原村落为依托,改造地形,以地雷战、地道战等为手段,灵活应用,进行村落阻击战和游击战。战果辉煌,比如有名的宋庄保卫战,就在敌人重兵围困下歼敌1200余之后飘然而去,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士气。
冀中的成就,不但引起刘帅的注意并派冀南组织代表团来观摩学习,同样引起了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的高度赞赏。1941年,在庆贺冀中军区和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3周年时,毛主席亲笔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