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
文/周铁再
我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没能让妻子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这些年,总用“只要功夫下到,自然就有收获”这样的话宽慰她,像是给生活裹上一层温柔的糖衣。几十年匆匆而过,家里的衣柜空荡荡的,能穿的衣服翻来覆去地穿,实在不能穿的,都送去了公共旧物回收箱。
有一天,我突然对妻子说:“咱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儿。”她撇了撇嘴,眼神里满是调侃:“又琢磨出啥骗人的鬼点子了?”其实,我想从穿衣这件日常小事里,和她聊聊生活的真谛,聊聊我们携手走过的岁月里,那些藏在衣衫褶皱里的智慧与坚守。
老话说“吃饭穿衣量家当”,这话不假。穿什么档次的衣服,得看自家的经济状况,凡事都要量力而行。衣服价格有高有低,贵的不过千元,便宜的只要穿着舒适自在,那便是好的。衣服的价值,从来不在价格标签,而在于它是否契合我们的生活。
时光流转,衣服在变,可有些东西却始终如一。有人二十多岁的衣服,到了六十多岁还能穿,虽说有些夸张,却也透着一股“自命不凡”的劲头。能做到这样,关键在于保持身材不变,而身材不变的背后,是心态的年轻,永恒的自律,不息的锻炼。在饮食上,不盲目跟风所谓的“专家建议”,坚守能量守恒的原则。该粗茶淡饭时,闭眼坦然接受;面对山珍海味,也能睁眼看清利弊,不为诱惑所动。在锻炼上,自己坚持了几十年如一日晨跑10公里以上。穿着旧衣,看似另类,实则珍贵,因为这是对生活本真的坚守。
“十年磨一剑”,衣服穿得干净得体,便能自带几分阳光。都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但前提是,人得先有内在的修养,如同良马需有筋骨。衣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穿着者的品行与德性。新旧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穿着时的那份从容与坦荡。
穿衣服和做事情一样,人与人之间本就没有可比性。我们将旧衣服放进回收柜,对需要的人来说,这些旧衣能重新发挥价值,继续温暖他人。这让我想到,过日子不也是如此吗?不必盲目攀比,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才是最好的。小善而为,向善向美对自己来说也许已经自然地融骨铸魂了。
衣服不变,其实是初心不变。我们不能忘记一路走来的艰辛,也不能忘记那些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瞬间。面对生活的起伏,做到宠辱不惊、悲喜从容,追求内心的满足感,而非表面的仪式感。当一个人注重精神的修炼,即便穿着朴素,也会散发自信的光芒。当然,说不穿衣服更健美,不过是句玩笑话,可其中蕴含的对精神富足的追求却是认真的。
衣服不变,视角便也不变;视角不变,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就不变。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不刻意追求光鲜亮丽的外在。有些人穿着华丽,可一开口、一做事,却让人失望。而我们坚守自己的朴素,反而更显真实。
衣服不变,责任也不变。我们有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要让他们明白生活的本质不是物质的堆砌。衣服不变,大爱同样不变。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我们更需要帮助,践行爱的育人理念,从一件旧衣的传递开始。
穿着打扮,看似只是个人的小事,实则蕴含着一个人的素养、文化与人生价值观。穿戴贴合自身,生活也会更加顺遂。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与衣服相伴,在朴素中坚守,于平凡中感悟,书写属于自己的生活诗篇。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