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加拿大和中国贸易关系迎来了难得的好转趋势,中国企业开始纷纷选择到加拿大去投资,正当局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却突然翻脸不认人了,今年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额外关税,对中国钢铁和光伏征收额外的关税之后,欧盟还没有动静,英国表示暂时不会跟,加拿大却第一个站了出来对中国动手,9月24日,加拿大又对中国第二次动手,政策转向的原因是什么,中方这次是否有新的反制手段呢?
美国和加拿大是两个传统上的不设防国家,在边界地区检查非常宽松,可以自由跨越,往常美国总统上台之后,第一年就要访问加拿大,拜登却一直等到2023年才首次访问加拿大,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美媒彭博社等媒体披露,拜登是不满意特鲁多政府阳奉阴违对华的贸易措施,在美国提倡对中国供应链转移、进口摆脱依赖的时代,在美国家门口的加拿大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进口上对中国大量增加,还引进中企投资,让拜登极为不满,拜登上台后的中加贸易数据可以说明一切,2021年,中加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2%,是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加拿大对华贸易额增长突破了21%,首次达到千亿加元的地步,2023年仍然在稳步增长。
中国的很多车企锂电池企业到加拿大去投资,享受美国补贴法案中的本土优惠政策,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向美国的电动汽车有一定的关税豁免,生产的电池也有绿色补贴,所以中企和加拿大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密切,但这一切还是被美国发掘,也让白宫的贸易政策官员非常恼怒,美媒披露,白宫已经向加拿大施压,提醒他们不要变成中国经济的市场后花园,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加拿大和中国减少贸易,不要影响美国的政策,不过当时加拿大还在对中国释放善意,加总理特鲁多在演讲中提醒中国是全球第二经济体,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中国,所以到今年上半年时,中加贸易还没有出现太大的动荡,加拿大的第一轮对华大转向来了个猝不及防。
当前我国在加拿大投资有几十家汽车企业,和上百家工厂,前期工程都耗费数以亿计,加拿大对中国汽车施加重税,也就意味着在北美这条销售途径已经被缓慢堵死,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教唆的结果,毕竟美国自认为他们后院已经失火的情况下,加拿大是完全有理由为美国排忧解难的,双方的友谊很牢固,时隔不到一个月,9月24日,加拿大又宣布了第二条对华措施,准备跟随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电动汽车中使用中国或俄罗斯的相关软硬件,如果第一步加税只是惩戒的话,这一步就是真的要禁售了,毕竟当下是智能科技时代,如果汽车上没有办法使用联网软件和电子系统,那么汽车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这要比100%加税更加严峻。
当然,国家安全似乎总是万能的理由,加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他们就是找一个借口对中国实施贸易打压政策,不难看出,加拿大反复无常表明了他们仍然在根本利益上是美国的傀儡,在必要时候可以得罪中国,毕竟加拿大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对加拿大的影响力巨大,美国出于其自身的战略考虑,不断在贸易领域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加拿大也要跟上,为了在政治上向美国靠拢,以获取美国在其他方面的支持与认可,这一基础上,中国不到48小时内就制定好了反制措施,我国商务部门宣布,从2024年9月26日起,对加拿大实施的相关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
现在反歧视调查还没有到第二阶段,加拿大企业已经预示到了结果,如果他们不改变政策,那么中国将会在贸易中直接对加方进行征税,严格限制中企对外投资,甚至是放弃已经投资的项目,因为中国会认为加拿大不再安全了,此前,中国已经对加拿大启动油菜籽反倾销调查,这被认为只是一个警告,加拿大和中国的油菜籽生意影响并不大,但中国此举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就算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中国解释是一种保护本国经济,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他们也不可能撇干净,中国不会因为所谓的理由合理就对加拿大政府网开一面,贸易反制是一定会做的,如同今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一样,中国没有因此而忍气吞声,已经出台4项反倾销调查措施。
可惜的是,在上次油菜籽反倾销事件之后,加拿大没有领会到中国的信号,或者他们明知道,但还要故意损害中国的利益,加拿大在拜登任期前3年对中国的态度总体尚可,合作看起来也很有诚意,到了最后一年的关键阶段,和中国贸易决裂已经不加掩饰了,这一过程是突然发生的,甚至在今年加拿大外长访问中国期间,还和中国讨论进一步强化贸易关系,为双方下一步做铺垫,这边加拿大外长刚回国,然后马上就翻脸,很令人意想不到,这一系列事情表明一个道理,美国的核心盟友圈层,比如加拿大和英国,尤其需要注意,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他们的盟友都是百试不爽,这些国家随时可能倒戈对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