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从来都是如此:越是追求的往往越是得不到的,而真正得到的又往往是不被正视,或者不曾真正珍爱的。
赫本这一生,可以用悲情二字来总结,小时候过得太苦,那是因为世界局势所致。
贫穷、病痛在她的生活中没有留下太多阴影,因为她有爱自己母亲。
赫本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但谁也没有想到,任凭她再花容月貌,再有财有名,可那爱情始终是伤她最深的存在。
如果非要总结一下赫本的感情经历,那就只能是:2段婚姻数次被出轨,流产5次,晚年和男友同居12年不结婚。
“如果我选择婚姻,我会想要全身心地投入”
这就是赫本的婚姻观,为爱而结婚,为婚姻而放弃自己。
可惜,从赫本的两段婚姻来看,她都所遇非人。
不论是梅尔·费勒,还是安德烈·多蒂,都是给她伤害,带给她背叛的那个人。
认识梅尔·费勒源自自己的同行格里高利·派克,那个和赫本一起出演《罗马假日》的高质量成熟男人。
1952年,赫本与派克相识,两个人在演戏中产生了爱的火花。但是,派克是个完美的男人,婚姻在身的他绝不想用绯闻去影响正在向上发展的赫本。
于是,两个人就此错过,成为朋友的派克主动介绍梅尔·费勒与赫本认识。
原本为爱而存在的赫本就这样尊重了事实,和派克有缘无分地保持一段跨越50年友情。
可事实上,派克第一段婚姻也不得善终,而且有机会得到赫本,但依旧为了彼此的声誉,他们选择了退步抽身。
直到赫本的葬礼上,人们才听到了派克对于赫本的真情实感:“你是永远的赫本,我一生中最热爱的女人。”
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成全远比得到更重要。派克爱赫本至深,但因为自己的原因,他不得不退出赫本的世界。
赫本肯定喜欢过派克,从偶像到朋友,她小心面对派克,只为不给对方带来困扰,这就是爱的成全。
可惜,她这一成全便背离了真正爱自己的第一个男人。
与梅尔·费勒结婚之后,赫本过得并不开心,她太红了,而同为演员的梅尔却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妻子。他的控制欲与背叛让赫本几欲疯狂。
流产、生育,第一段婚姻带来的就是赫本身体的一再崩溃。
最终,两个人放开十几年的婚姻,赫本带着怨恨远离了梅尔,直到她去世,人们才在葬礼上再次看到梅尔。
离婚不久,赫本与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一名原本是她粉丝的小医生,却因为个性的疯狂而深深伤害了她的男人。
多蒂背叛婚姻是家常便饭,赫本为此生下了儿子也流产过,从其两段婚姻中的流产次数来看,足足超过5次,甚至更多。
当然,流产不是赫本的主观意愿,她也想为所爱的男人多生几个孩子。
但小时候因为贫穷奔波的生活让身体受了伤,真正能够放开生的可能性本身就不大。赫本只能每每在流产之后,便一个人以泪洗面。
这大概就是人世沧桑,赫本在爱情与婚姻中挣扎却独独忘记了有一个男人始终默默站在她身后,等她转身来找自己。
这个人就是爱赫本入骨的纪梵希,那个将其视为设计灵感,为其打造了一生优雅与个性并存的男人。
人们常说,有一种感情叫纪梵希与赫本。但赫本对于此似乎从来都没有真正注意过,而是木讷地将这情谊视为友情。
可想一想,世界真有纯粹的男女友情吗?
若不是对方不离不弃,不怨不悔地爱做保障,又如何持续多年如一日地关注与维护?
赫本在每一段痛苦的感情中,都能看到纪梵希的安慰与陪伴,可她唯独不会想到,那个男人或许才是自己真正的良人。
不过还好,赫本倒不是全然的错过,她在1980年遇到了生命中挚爱的第三个男人罗伯特·沃德斯,一个原本可以圆赫本一段完美婚姻的人物。
但这时的赫本却突然失去了对婚姻的向往,两段失败的婚姻已经让她没办法面对再次失败,所以她选择了同剧便不结婚来对待那个生命中挚爱的男人。
“婚姻的破裂对我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甚至是一个彻底的绝望”
赫本经历两次离婚,早已经伤痕累累,她再没有走进婚姻的勇气了。
罗伯特却深爱赫本,所以选择了默默陪在她的身边,给她安慰与爱,给她陪伴与理解,唯独不去面对自己被爱所伤的事实。
这一切让人莫名地凄惶,就如同《奥黛丽·赫本》中,其儿子所讲的那样:
“她(赫本)的感情世界很简单——如果你全心全意地爱一个人,照顾一个人,那么他也应该同样对待你,但现实中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
是的,赫本用一生的勇气结了两次婚,流产了5次,然后再也不敢踏入婚姻,最终没有给真正爱她的罗伯特一个名分。
1993年,赫本因病离世,第一任丈夫到了,第二任丈夫也到了,而与此同时,那三个真正爱他的男人也在身边。
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世人:感情中的分分合合,到最后不过是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