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大宸论道】聚焦于景观设计行业,探讨其发展、挑战与未来趋势。不限制主题,不拘泥于细节,以漫谈的形式进行。以下是本期特邀嘉宾徐挺先生的主要观点。
我就从个人经历开始谈起。我是在2003年高考时偶然进入景观设计行业的。当时,我所在的学校,环境艺术专业是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这表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当时,找工作相对容易,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认为,过去40多年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率不到18%,而现在达到了65%。这个过程中,景观设计行业经历了从摸索期到成熟期的转变。
20年前,景观设计专业并不多见,房地产行业也未完全发展。很多情况下,建筑设计包含了景观设计的部分。然而,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景观设计行业迎来了爆发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野蛮生长的时期,风格多变,抄袭和借鉴现象严重。
2008年以后,我认为景观设计行业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设计体系和施工体系的完善,从设计到落地,包括材料采购和运营,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从2018年到现在,我认为行业进入了过渡期。这一时期可能与国际形势和经济下行有关,但这未必是坏事。这个时期适合我们复盘和探讨,因为我们之前发展得太快,现在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并展望未来。
过去,景观设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理念,仅仅停留在植物种植和基本环境布局上。但现在,景观设计已经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关注美观,还涉及空间设计和功能设计。许多景观设计师开始借鉴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使景观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
以前我们做规划设计时,很多业主对景观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可能只是觉得这里应该种些花,那里种些草,装饰一下,就觉得这已经是景观设计了。他们没有综合考虑,其实景观设计是一个大学科,它和规划设计、建筑单体、室内设计一样重要。景观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的档次,就像室内设计中的软装,能够营造出建筑的氛围和风格。
景观设计这个行业,连名称都不一致。比如建筑类学校可能称之为风景园林,属于工学学位;艺术院校可能称之为环境艺术或建筑环艺,属于文学学位;农林院校可能称之为农学、植物学、园艺,属于农学学位。但有趣的是,这些不同学位的专业名称,可以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职位上工作。这说明景观行业本身缺乏统一性,没有明确的规范或标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再深入一点,就是景观理论的问题。
景观设计从一级学科变成了二级学科,这其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说明景观的学术核心不够,理论上的突破不够。我们现在很多景观理论,要么是国内的古典园林理论,要么是西方的园艺理论。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中国自己的当代景观理论,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原创性。没有理论,哪来的原创?理论往往是先行的。如果没有原创,那在整个行业中,我们就缺乏话语权和创新力,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的景观设计和消费主义绑定过重。很多景观设计只是表面的视觉景观,而景观实际上不仅仅是视觉的,它还涉及到功能性和人文关怀。但现在的景观设计往往只是一轮输出,比如为了卖房,可能过几个月就全部铲掉了,这是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个引导性问题。
景观设计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在里面,它需要共情,需要让人在其中感受到放松的状态或表达的手法。最后,我觉得景观设计行业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核心问题在于理论、消费主义和人文主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突破,即使经济好了,行业也只是跟着经济走,没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理论,这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景观设计行业受到很多冲击,包括经济冲击、人员冲击。有很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员,但都称自己为园林景观设计师。他们可能只关注园艺或植物生长,而不是专业的设计,这对设计行业冲击很大。
市场的理解和企业的水平也不同。有些企业可能只是模仿岭南园林的感觉,但不知道其中的韵味,导致作品缺乏意境,只是照搬景色。这导致我们整个行业的冲击,缺乏设计师个人的想法。
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应该是人与自然的探索,如何在室外环境中让人与自然更和谐地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塞进一些植物,形成看似茂密但实则无章法的空间。我们也不应该过于商业化,比如一些展示区可能过几个月就全部铲掉,这是资源的浪费。
所以,我们在做景观设计时,应该更好地融入,形成一个比较永久的、不会过于短暂的设计。景观设计不应该被资本绑架,而应该回归到景观本身的目的和作用。
未来,景观设计行业应该有四个发展方向:生态景观、城市更新景观、乡村振兴景观和数字景观。
生态景观是因为低碳生态和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城市更新景观是应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城市病;乡村振兴景观是因为城乡对立的矛盾和国家战略;数字景观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包括AI工具的应用和虚拟景观的设计。
未来,景观设计师可能需要设计虚拟世界中的景观,这是一个很大的方向,也是必然的方向。
嘉宾作品分享
励丰文化产业园
—
项目通过梳理空间、赋予功能和注入精神,将老旧园区活化成特色产业园区,塑造新企业室外形象。景观设计注重保留原有树木与框架并优化交通空间,增加电动车位、改善流线以提升功能性与人性化,打造来客可观可游、员工可憩可留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