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过那甘甜如蜜的荔枝吗?果肉鲜嫩, 汁水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荔枝,宛如夏日璀璨的明珠,红艳如火,晶莹如玉,每一颗都蕴含着甜蜜的秘密。荔枝的外皮红艳如霞,仿佛夏日晚霞的余晖,轻轻剥开那薄如蝉翼的果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仿佛含着一汪蜜水,令人垂涎欲滴。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尤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中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
今日与大家共赏宋徽宗所绘《写生翎毛图》中的荔枝节段,此荔枝日啖三百颗都不够啊!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局部
宋徽宗的荔枝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画荔枝的画,于近当代常见,而于古画中很少见。此荔枝看到外观,就忍不住想象它剥开后里面果肉的样子,据闻宋徽宗一生都过着奢靡而精致的艺术生活,专注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从各地收集奇花异木到汴京,为写生提供了丰富真实的素材。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局部
《写生翎毛图》中描绘了荔枝树和栀子树丛中的七只禽鸟(青冠雀、寿带鸟、绿绣眼),以及鲜艳饱满的荔枝、洁白高贵的栀子花和一只飞舞的蝴蝶,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荔枝硕果累累,与鸟雀交相呼应,笔者认为单欣赏荔枝酒足够令人震撼了!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局部
画中的荔枝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的匠心独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成功地再现了荔枝的形态、质感和光泽。每一颗荔枝都仿佛在纸上跃动,仿佛能闻到那诱人的香气,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恰到好处的构图,令画面丰富多彩。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局部
自古文人喜爱借物抒情,荔枝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自然也承载了不同的人文情感。明代丘浚的《咏荔枝》里,说荔枝是:“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如此美好,可惜“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可见,荔枝向来与山高地远相提并论。虽然遥远,但它的鲜甜甘美仍然使人心向往之。

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局部
在画法上,作者采用了独特的手法,花、叶和果实用工笔细写,大胆采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删减了繁琐的细节,整幅画看起来粗中有细,动静结合,颇具匠心。这不仅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出了荔枝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荔枝们或挂在枝头,或簇拥成团,每一颗都饱满圆润,鲜艳欲滴。同时,荔枝国画作品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荔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象征着富贵、美好和幸福。作者通过不同的构图和表现手法,将荔枝与花鸟等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意境和氛围。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技巧,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