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只能选择“切或不切”?他选了第三条路,没想到真走通了

冯春祥的笔记本 2024-12-11 05:26:05

目前西医对胆囊息肉的处理,还是以“切或不切”为核心。息肉体积大就连胆囊一起切除,体积小就回去观察,等它长大了再行切除。这一套逻辑显然是比较被动的,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接受。

与之相比,中医对胆囊息肉的策略是主动出击,让其自然缩小,乃至消失。

之前有一个小伙子来找我看胆囊息肉。他的息肉直径已经突破1厘米了,相当危险,西医那边的意见是马上手术,把胆囊整个切除。小伙子当然是不想放弃胆囊,抱着最后的希望来找我。

见面聊了聊,我发现这个小伙子的症状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胀”。

首先是肝胆胁肋有胀痛感,然后是胃肠也时常胀气,尤其是吃过东西之后,用他的话说,就是“感觉食物不往下走,反而往上返”,所以他也经常打嗝嗳气,甚至恶心、呕吐。

这是典型的肝胆气滞证。

胁肋部是肝胆经络所经过的部位,当肝胆气滞时,气的运行不畅会导致胁肋部出现胀痛的感觉。这种疼痛的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是隐隐作痛,像这个小伙子,则属于胀痛明显的情况。

肝木克脾土,肝胆气滞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甚至导致脾胃也气滞。所以这个小伙子出现了胃脘部胀满的情况,这是脾胃已经不能正常地受纳和运化食物了。胃中的气体不降反升,向上反流后,从口中排出,因而出现了嗳气、恶心、呕吐等表现。

患者的胆囊息肉也是由肝胆气滞所致,一方面是气滞导致胆汁排泄异常,另一方面也是气滞日久,以致肝胆脉络出现血瘀。

对于这种病情,我解决的办法是以柴胡疏肝散作为基础,该方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

其中以柴胡为君,另加香附、枳壳、陈皮等药辅助,旨在疏肝理气,破解肝胆气滞的根源问题。再加川芎和芍药养血活血,解决血瘀问题。如此双管齐下,不止从根源上化解息肉,还能解除因之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

目前,小伙子按照这个方法调理了一个多月,肝胆胃肠胀痛的问题基本消退了,说明“气”顺了,之后再把“瘀”打通,那息肉基本也能消掉。预计调理三个月后,让他去做一个复查,如果胆囊息肉缩小回安全范围,那他的胆囊就能保住了。

0 阅读:22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