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肠息肉患者越来越年轻了,以前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来我这里,现在也有很多30多,甚至20多的年轻人过来。
前段时间,有一位 36 岁的小伙子来诊室找我,他是被查出了多发肠息肉。这个患者一开始只是腹胀,时不时还会肠鸣,大便偏稀,肚子一遇凉就腹泻,而且大便里夹杂有白色的泡沫或者白色的粘液。

前面还好说,出现黏液便之后,患者开始感觉事情不对了,马上去做了肠镜。这一点上,他是有警惕意识的。黏液便形成是由于肠黏膜过度分泌黏液,而刺激肠黏膜的有可能是炎症,有可能是息肉,甚至有可能是癌肿,总之都不是小病,必须认真对待。
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肠镜检查的结果也令患者相当震惊,他被发现患有多发性肠息肉。由于病灶数量相当多,用手术不太好处理,他最终选择来我这里进行中医治疗。

经过诊察,我认为患者最严重的症结集中于脾胃虚弱,外界寒邪趁机侵扰,出现了一些寒证的表现,但真正形成其息肉的主因还是脾虚。脾虚后水湿在机体内运化困难,停驻期间慢慢聚积成痰,痰湿又在肠黏膜上凝结,最终形成了肠息肉。
应对这种病情,优先要用健脾补气的白术、党参等药来恢复脾胃功能;以干姜、砂仁等温阳散寒,解除寒证表现;再加半夏一类化痰散结的药材,消除患者体内积存的痰湿;最后适当加入白僵蚕等虫药,用于消减肠息肉的体积。

如此标本兼治,前后为该患者调理了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他胃肠症状基本都消退了,仅剩下一些小问题,继续巩固一个月左右,应该就能彻底化解干净。
有趣的是,这位患者是个急性子,上次他来看诊时,我提到他恢复不错,息肉应该已经被化掉了。他迫切想要看到治疗结果,所以马上去约了肠镜,结果确实令他惊喜。之前盘踞肠道的大量息肉,竟然都完全消失了,肠壁变得光滑无瑕,这才激动得来找我报喜。

不过,息肉是一种喜欢反复的疾病,想让它不再去而复返,就得耐心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巩固目前的成果,这一点万万不能大意。
你在哪里看诊?去何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