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方继续扩大芯片限制,发起了第三轮出口管制,不仅将我们14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加入实体清单,重点是设备制造企业,还新增加限制了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
这不仅给我们芯片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还给那些国外设备商也带来了更多限制,美方设备商也不例外。为此,设备巨头们纷纷行动,以实现合规的同时继续对华销售!

其实,美方从特朗普时期就盯上了半导体设备。2018年时,中芯国际向荷兰ASML订购了一台EUV,美方连续四次向荷兰政府施压,于2019年7月取消EUV许可证。
2020年12月,美方又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购买14nm以下先进设备。
到2022年10月,拜登进一步扩大芯片限制范围,出台史上最严的出口管制措施,将限制标准提到10nm以下,不仅针对实体清单企业,面临大陆所有芯片相关企业。

此后,美方就不断向荷兰施压,让ASML停止向中企供应多款先进的浸润式DUV光刻机。同时,还和日本、荷兰达成三方协议,促使两方也对尖端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近期,拜登在下台前依然继续加码,实施更大范围出口管制,紧盯更多种制造设备。
美方实施的出口管制确实给我们芯片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但同时更加促进了我们芯片产业的加速进步,设备方面也不例外,虽然相比这下差距还很大,但进步也很大。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2008年我们中企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仅为0.2%,到2020年也才占到1.3%,但到2023年就拿到3.2%。可以看出,近几年进步加速加快。
别看只有3.2%的份额,因为我们主要是成熟制程设备,利润较低,数量上其实不少。
再说在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2023年占到9.6%,还有统计是占到15%。总之国产占比在迅速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大陆设备商北方华创冲进全球设备商前十。

不过,相对于我们大陆市场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的增长还有很大差距。因为美方实施芯片限制,激起我们实现芯片自主的决心,开始加速晶圆厂扩建,设备需求迅速激增。
2020年开始,我们大陆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到2023年我们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66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34.43%,买了全球三分之一设备。
可见,国产设备还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中差出来的份额就被国外设备商抢占。

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美方不断扩大出口管制力度,国外半导体设备商们营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原因就是来自大陆营收都出现了翻倍增长。
不仅是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等,还有美方设备商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
尤其是光刻机巨头ASML,即使今年1月1日先进光刻机许可被取消,但连续三个季度来自大陆市场的营收占比都按近50%。也就是说,他们依然在大量出货成熟设备。

可见,大陆市场激增的需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多大。美方对他们的先进制造设备进行限制,他们就加大成熟制程设备的出口力度,以此弥补出口管制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不仅如此,很多设备巨头们还在分析美方出口管制的漏洞,尤其是美方三大半导体设备企业,因为其中很多出口管制措施仅适用于美方本土,于是就扩大非美制造业务。
就比如,应用材料、科磊扩建新加波制造工厂,泛林集团在马来西亚建立大型制造厂。

其他地区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也不例外,正如一位日本企业高管所讲,他们正在建立两个供应链,一个用于美系,一个供应大陆,因为大陆客户开始要求降低美系来源。
对此,有外媒直接评价道,美方出口管制反转了!激进的出口管制措施不仅没有阻挠了大陆芯片产业发展,反而推动了大陆芯片自主化进程,逼出了一个强大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