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如何收服十万山越?(他为何杀死自己的长子?)

高旭评历史 2023-02-23 20:16:04

这篇咱们写下壮志未酬的诸葛恪。

才思敏捷

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郡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少时的诸葛恪以才思敏捷著称。

举几个事例:

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

权问其故。

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

马屁拍的十分高明,孙权听罢大笑。

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集会。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诸葛恪很喜欢骑马,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

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未至面谢何也?

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谢呢?(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

一次宴会上,孙权让诸葛恪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端架子不喝(权又大噱。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此非养老之礼也)

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

要知道张昭的脾气也是十分倔强的,他和孙权因为如何对待公孙渊发生了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堵门事件,详见这篇:三国里能让孙权吃瘪的狠人是谁?(怎么劝诫盛怒下的大领导)

来看诸葛恪是怎么完成领导布置的难题。

他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九十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聚会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

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的事还有很多(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远在益州的丞相听说诸葛恪的事迹后,写信给陆逊说:家兄(指诸葛瑾)年纪大了,而诸葛恪性格疏漏,现在他主管粮食供应,粮谷是军中最要紧的东西,我虽然在远处,也暗地感到不安。请足下特别为我转告至尊(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诸葛恪后来执掌大权,却被阴谋暗杀,和性格上的疏漏不无联系啊。

平定山越

然而孙权十分喜欢诸葛恪,对于诸葛恪的要求从不拒绝。

诸葛恪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山上的山越人,豪言: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丹阳郡内的山越人给江东造成的困扰已经持续数十年了,从孙策渡江开始,就一直是吴国内部的头号麻烦,之前的祖郎可是能和孙策相抗衡的宗帅!

丹阳山越为什么难以剿灭呢?

1、地势险阻、山谷万重。

2、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3、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

地势复杂、战力极强,还喜欢和政府军玩游击战,你说怎么打!

朝中官员议论纷纷,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制,当时的人皆认为不太可能(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众议皆以为难。

但是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恪盛陈其必捷)

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

从骑都尉提拔到军长级别的杂号将军,可见孙权对诸葛恪的喜爱。

但是毫无军事经验的诸葛恪真的能做到嘛?

诸葛恪自有办法,他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

1、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

2、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

3、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

面对吴国的封锁,旧谷食尽,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为了取信山越,诸葛恪杀了违反“不得拘禁山民”命令的臼阳县长胡伉,于是山越人扶老携幼,纷纷归降(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上。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

三年时间,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完成了他对孙权的许诺!自己统领一万人,剩下的山越精兵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

毫无军事经验的诸葛恪居然干成了大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为他后来担任托孤大臣之首打下了基础。

南鲁党争

立下大功的诸葛恪不久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为啥呢?

太子党和鲁王党此时的斗争太激烈,太子党在咄咄逼人的鲁王党攻击下损失惨重。

详见以下几篇:

南鲁党争居然是由一个女人挑起的?(吴国内部两派大分歧的缘由)

吴国两位功臣为啥栽在自己人手里?(诸葛恪到底站队哪一边?)

陆逊究竟是被谁逼死的?(太子孙和对孙权做了什么谋逆之事?)

南鲁党争是如何结束的?(宫女谋杀潘皇后的背后真相是什么?)

作为太子党的簇拥着,诸葛恪出镇地方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策略。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会逊卒,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

但是远在荆州的诸葛恪并不安分,他让长子诸葛绰加入鲁王党,准备两头下注!

而对于太子党和鲁王党两派的斗争,孙权也厌烦了。250年,孙权下诏正式罢黜孙和,贬为平民(孙权废太子和为庶人,流徙丹阳故鄣)

鲁王孙霸的结局竟然还不如哥哥,孙权下诏将其赐死,全寄、吴安、孙奇等孙霸身边的人全被诛杀。

诸葛绰被送交诸葛恪管教(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

向来聪慧的诸葛恪犯难了,孙权这是什么意思?

连陆逊都被逼死了,诸葛恪不认为自己的实力比陆家更为强大,那为什么偏偏放过了诸葛绰呢?

是不是想借此事试探诸葛恪的忠心?

如果顺从孙权意思,也许可以救下自己的长子,但为了权力,诸葛恪最终还是选择用药酒将诸葛恪毒死(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孙权很满意,很快指定了诸葛恪为太子太傅!

众人讨论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权寝疾,议所付讬。时朝臣咸皆注意於恪)

为啥呢?

1、诸葛瑾老好人的政治遗产。

2、诸葛恪的广泛联姻,后来的托孤大臣之一,滕胤与诸葛恪就是儿女亲家(滕胤之女嫁与诸葛恪之子诸葛竦为妻)

3、诸葛恪是江北派,属于孙权比较信赖的士族。

4、孙权从小就喜欢这个诸葛恪,这些年对他刻意栽培,而诸葛恪在平息山越与曹魏交战中也立下不少战功,显示出一定才干。

5、更主要的是,吴国也陷入人才的断档,陆逊、吾粲、朱据等老一辈功臣,顾谭、张休等年少有名的官二代全部倒在了党争之中。

但是孙权对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不是很放心(权嫌恪刚很自用)

最后宗亲孙峻出面担保,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孙权才征诸葛恪来建业(而孙峻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峻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徵恪)

诸葛恪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权力!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过惨重!​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