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年初八还没有过完年,松下集团就对外宣布将解散松下电器,并且彻底退出电视业务,并且出售相关的资产。此后松下将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并且和甲骨文合作提升AI的相关收入。
松下究竟怎么了?曾经风靡世界的松下电视是我儿时的记忆,非常灵巧。而且松下电视的销售在当时是风靡全球,每家每户都想拥有一台松下电视机,成为一种荣耀。如今的松下开始关闭电视业务,松下的败退也导致他不得不这样做。而松下电器曾经的辉煌现在来看已经是过眼烟云了。

成立于1918年的松下电器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王冠上最靓丽的一颗珍珠。从电灯泡起家到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松下几乎涵盖了20世纪的家电生活。尤其是松下电视凭借出色的画质和耐用性一度风靡全球。
2007年松下电视销售额突破1万亿日元,约合64亿美元,松下电视成为了公司的摇钱树。那时候的松下不仅是日本家电的代名词,更是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品质保障。然而辉煌的背后危机其实早已埋下,中韩的崛起加速带来了松下的滑铁卢。

2010年全球家电行业迎来巨变,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以及国内海尔、TCL等中国品牌凭借低价策略和快速迭代的技术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包括松下在内的日本电器巨头们逐渐失去了招架之力。
松下的陨落始于他的致命的决策失误,首先就是反应迟缓。当三星推出超薄LED电视时,松下仍沉迷于等离子电视,错失了市场良机。更有明显的成本劣势,日本高昂的人力成本和供应链效率低下,让松下在价格战中毫无还手之力。
2011年松下电视业务出现首次亏损,此后便是一蹶不振。第二年公司整体亏损达到了5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传统电器这条路如果走不通了,松下又决定转型。面对家电业务的颓势,松下决定将重心转向B2B领域,包括汽车电池、智能家居和能源解决方案。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顺利,虽然松下拿下了特斯拉的电池供应,但面对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的竞争,汽车电池业务的市场份额一直不断被蚕食。而且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松下的智能家电缺乏创新,很难和小米、华为等品牌抗衡。
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智能化、物联网等新趋势面前,松下总是反应慢半拍,而且再加上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和等级文化限制了创新和效率,松下被拖垮只是一个早晚的事情。

现在松下集团开始转型AI和数据中心等领域,但是面对的都是一些世界的巨鳄,比如说亚马逊、谷歌等等这样的科技巨头,松下又能够让自己做出什么样的AI人工智能?面对松下的决断,我们只是静静的观看,它究竟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松下究竟能不能继续存活下去?我们就让子弹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