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你印象中有哪些动画片?萨沙带着你回顾动画片的黄金时代

萨沙讲史堂 2025-02-19 07:12:04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589期

80后的你印象中有哪些动画片?萨沙带着你回顾动画片的黄金时代

萨沙说一些暴露年龄的老动画片,看过的现在都是中年人了。

因为这类动画片太多了,我只说几个比较冷门的,常见的《变形金刚》《聪明的一休》《机器猫》《忍者神龟》这些就不说了。

第一,麦克瑞一号

这部动画片在中国大陆放映时,叫做《星球大战》,牛不牛?

动画片是北京电视台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由中国煤矿文工团配音。

放一段大家熟悉的对白:

“在遥远遥远的未来,黑星和他罪恶的军队为了控制整个地球而发动战争,他们唯一的对手是科学家詹姆斯·查格尔博士和他的精锐勇士。他们在一起,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在一起就是麦克瑞I号。MA……MA……MA……MACRON 1。”

《麦克瑞一号》大体是说未来存在一个邪恶的势力,黑星。

黑星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大批手下,试图统治世界甚至宇宙。

为了对抗黑星,查格尔博士创造了麦克瑞一号机器人。

麦克瑞一号是三架战机,它们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组合成一个战斗机器人,手持激光剑等武器作战。

其实,《麦克瑞一号》就是日本机甲动画片《战国魔神豪将军》的北美改编版。

美国人购买《战国魔神豪将军》以后,对台词、画面、配乐有着很大的改变,以符合美国观众的审美观。

有意思的是,给查格尔博士配音的演员,就是今天很火的张涵予(当年24岁)。

动画片最大的亮点是:直到最后一集,大BOSS黑星都非常神秘,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这部美国动画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点是使用了大量的经典配乐,其中有一首背景音乐出自1982年天王迈克尔·杰克逊《Thriller》专辑中的《Beat it》。

《麦克瑞一号》是中国大陆孩子们,第一部接触的战斗类科幻动画,或者说机甲动画,具有开山鼻祖的地位。

萨沙记得小时候,很多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都说“远距离传真”、“机器人合体”。

第二,巴巴爸爸。

《巴巴爸爸》不是美国动画片,而是德国70年代的动画片。

在中国放映是1988年的事情了,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七巧板节目。

动画片主角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和他们不同颜色、各有爱好的七个孩子的故事。

巴巴爸爸一家都会变形,很像是橡皮泥制作的,每一集的故事也很简单。

今天看来《巴巴爸爸》类似于天线宝宝,是一种给低龄儿童看的动画片。

巴巴爸爸的剧情比较简单,甚至大人看起来觉得有些弱智,对于低龄儿童是很适合的。

动画片表现了这一家的亲密、温和、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和轻松,培养各种良好品质,释放孩子们各种生活上的压力。

动画片给孩子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对于孩子心灵成长是很好的。

心理学者认为:巴巴爸爸动画片,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从中得到快乐,得到温暖,得到向上向前的指引。

有趣的是,巴巴爸爸动画片完全是手绘制作。

站在今天眼光,漫画水平不高,却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动画片最有名的一句台词:可里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

第三,鼹鼠的故事。

很多小朋友是看了《鼹鼠的故事》以后,才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做捷克斯洛伐克。

《鼹鼠的故事》就漫画技术来说很棒,丝毫不亚于同一代的美国迪士尼水平。

它之所以吸引人,除了画功很好以外,动画片还有很多可取的东西。

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让小朋友们感到很神秘。

故事基本都是积极向上的,告诉小朋友简单的做人道理。

故事自成一个体系,包括鼹鼠的家(有很多房间),鼹鼠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工具(甚至包括遥控机器人),鼹鼠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对于男孩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鼹鼠是个好奇、善良、热心、动手能力强,又细致、认真的男主角,成为很多小男孩的榜样。

当年很多男孩都学着鼹鼠用铁锹,在家后院挖来挖去,有的人因此挨了打。

中国大陆在八十年代引进了《鼹鼠的故事》,而捷克早在50年代就有了这部动画。

有人说,《鼹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缩影。

鼹鼠生活的森林,体现了农业国斯洛伐克的日常生活,农民们拥抱大自然。

而鼹鼠的工具、家、复杂的各种制造手艺和机器,则是工业国捷克的缩影,这里有大量的技术工人。

比较遗憾的是,《鼹鼠的故事》是无声动画,捷克斯洛伐克同中国又有文化差异,导致当年很多小朋友们看不懂剧情。

第四,大白鲸。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动画片,大体说两个地球上的古老种族,穆族和亚特兰蒂斯族。

两个拥有高科技的种族发生常年战争,在3万年前几乎把地球摧毁。

他们被迫达成协议,穆族沉入大海,而亚特兰蒂斯族则占据太空,谁都不能染指地球大陆。

80年代亚特兰蒂斯族重新回到地球,试图打垮地球上的人类,彻底控制这个星球。

人类的科技无法同亚特兰蒂斯族抗衡,很快就被击败。

此时,5名人类少年站了出来,他们都是穆族勇士转生,开始同亚特兰蒂斯族对抗。

这部动画片基本就是从头打到尾,整整打了26集。

敌人的武器没什么特殊的,主角的武器很有意思。

每个人驾驶一种可以飞行的古老木船,却可以放射能量球攻击敌人。

他们还有一艘巨大无比的大白鲸战舰,刀枪不入,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这部电影,应该是最早的爽片了。

其中也有人类出现,然而人类的武器都是菜鸡,被亚特兰蒂斯族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可怜的人类。

第五,小飞龙。

是70年代很有名的日本漫画,是手冢治虫的大作,中国大陆是八九十年代引进的。

和上面的动画不同,《小飞龙》是一个探险打怪的动画。

主角小飞龙是海底飞龙族的王子,也是唯一的传人,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在飞龙族被海底邪恶的波塞冬族消灭时,小飞龙被白海豚送到日本岸上,被渔民抚养长大。

在13岁时,小飞龙觉醒战斗力,也开始遭到波塞冬族的一波波怪兽的追杀。

动画片的看点是,每一集都有新的怪兽,还有大量的海底生物,让小朋友非常感兴趣。

《小飞龙》基本就是海洋大冒险,让小朋友见识到光怪陆离的海上世界。

动画片末尾,还有大反转。

大家本来以为小飞龙的飞龙族是正义一方,其实他们也是邪恶的。

飞龙族建造了海底文明,却将波塞冬族作为活人祭品用于祭祀。

波塞冬族不得已反叛,将飞龙族消灭以自保。

所以双方谈不上谁正义、谁邪恶,本质是争权夺利而已。

另外,波塞冬族追杀小飞龙,同样是不得已为之。

飞龙族灭亡前,建造了一个无法摧毁的战斗神像,一旦拔出小飞龙携带的红色匕首,神像就会被驱动。神像是无法被摧毁的,会肆意消灭看到的一切,主要是摧毁海底波塞冬族的一切。

只有将匕首插入神像,或者永远不拔出匕首,才能保证波塞冬族的安全。

为了自保,波塞冬族才追杀小飞龙,试图夺取他随身携带的匕首。

而小飞龙每次自卫拔出匕首时,神像就会肆无忌惮的残杀波塞冬族,造成可怕的破坏。

正义和邪恶被混淆了,大家根本搞不清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小飞龙》动画片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主题曲很有意思,节奏感很强,今天很多中年人只要再听一遍就能哼唱出来;

第二是角色的特点鲜明,让小朋友记忆犹新。

如那个粉红色的水母,会伸出触角像发电报以后,用柔软缓慢的声音传递消息,相当诡异。

第六,怪鸭历险记。

《怪鸭历险记》是中国大陆的小朋友们,最早接触的无厘头搞笑动画片(英国65集动画)。

谁都知道,吸血鬼是欧洲恐怖文化的根源之一。

然而,男主角吸血鬼达寇拉伯爵,竟然是一只鸭子,胆子还很小,性格懦弱。

他畏惧阳光,可以被刺穿心脏死去,却从不吸血,只吃蔬菜,还能用一种仪式复活。

达寇拉没有任何恶行,仅仅因为是吸血鬼,就被冯·戈斯温博士追杀(一只戴眼镜的鹅)。

达寇拉有两个仆人,年迈的秃鹫管家伊戈尔,为伯爵工作了一生,忠心耿耿,缺点是过于死板。

他一直试图恢复伯爵吸血鬼的吸血残暴本性,不要做一只吃蔬菜的鸭子;

厨娘南妮是一支高大强壮的肥母鸡,一只翅膀因不明原因始终受伤。

南妮善良又笨拙,对达寇拉无微不至的关心,却经常适得其反。她喜欢破墙而入,而不走正门。

另外还有四个笨贼(企鹅),总是试图进入城堡盗窃宝物(其实根本没有宝物),最终都是失败,而且每次的下场都是很惨。

达寇拉伯爵居住的城堡很神奇,可瞬间移动。达寇拉可以随心所欲的到世界各地冒险,但城堡的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一到就自动回到原地。

这部动画同上面的也不一样,是一种将英国式的无厘头搞怪幽默。

外表阴森恐怖的城堡中,却有一群完全脱离剧情的人物,可以在一些很普通的小事中搞出笑料。

写到这里,萨沙突然想起动画片里面有一个钟,每次敲响后就会出现两个说俏皮话的蝙蝠人。

第七,布雷斯塔警长。

《布雷斯塔警长》是美国西部片的变种。

男主角布雷斯塔警长,结合了西部白人警长和印第安勇士的特点,成为除暴安良的象征,打败了无数匪盗。

当年的中国动画没有这种西部片,所以《布雷斯塔警长》非常受欢迎。

除了百人警长优秀的枪法以外,布雷斯塔警长还有印第安勇士传说的能力。

看这段台词:他具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他是维护和平与安宁,同邪恶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超级英雄。

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如果你是一个80后,一定会想起在那些儿时的岁月里,曾经无限的崇拜过一位叫“布雷斯塔”的警长,那时崇拜他机智勇敢、崇拜他俊朗的风姿,更崇拜他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可抗衡一切困难的超能力。

布雷斯塔警长的伙伴,是一匹可以变身拿着来复枪的马,是副警长。

变形马的来复枪也有自己名字,这么多年后萨沙还能记得:塞拉炯!

第八,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有很多版本,最优秀的还是1986年在大陆开始播放的那个版本,也叫作《奥兹国历险记》,共有52集。

就算以今天的标准,无论剧情、音乐还是画风来说,这部《绿野仙踪》也是一流水平。

尤其动画片中,桃乐丝、胆小的狮子、没脑子的稻草人、需要心的铁皮人都有个经典的形象。

在1988年,日本友好团体赞助,让北京电视台播出了这部动画片。

之前,台湾和香港都已经播出过这部片子,大受欢迎。

北京电视台本来想要重新配音播出,然而该剧高达52集,配音工作太重,效果也很不好,就干脆用了台湾版。

所以,这部动画片是当时大陆少见的台湾国语腔调,也是它最大的特点。

由于高达52集,萨沙一直没有看到片子的结局。

最近去刷了一下,原来:最后在南方魔女的帮助下,桃乐丝利用一双魔鞋回到了故乡。稻草人成了新的翡翠国王,铁皮人去管理东方魔女原来的领地,而狮子则成了一块森林的统治者。

第九,佐罗。

“我表面上是迪亚哥,假装胆小害怕。但是在深夜里,我化妆出发,举起锋利的剑来主持正义。要问我是谁?佐罗!”

《佐罗》是南美秘鲁的一个故事。

一个神秘的蒙面侠客,有着惊人的剑术,专门对付腐败、强横的西班牙殖民政府。

这是一部剑客、侠客动画片,平时胆小懦弱的白面公子,晚上就是无敌剑术的侠客,征服了很多男孩子。

尤其是佐罗进入密室以后改装后从悬崖上跳下,直接骑上骏马驰骋,是很多孩子童年的梦想。

话说回来,动画片中的冈萨雷斯中士更有人缘。

这个胖胖的中士,每次遭遇佐罗都无法及时拔出剑。

1987年10月19日-10月24日,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国际动画片展播”首播1981版《佐罗》。从周一至周六,每天播出一集《佐罗》,引起巨大轰动。

有趣的是,今天我们重新看《佐罗》,竟然的发现佐罗的配音非常耳熟,就是著名电影演员王志文。

第十,丹佛,最后的恐龙。

《丹佛,最后的恐龙》是说美国一群喜欢摇滚乐的少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恐龙蛋,里面钻出一只恐龙。

随后所有的故事,基本就是围绕着恐龙如何融入现代社会,以及少年们保存恐龙的秘密,对付野心科学家的抢夺。

这部动画片不是很有趣,却有很多美国元素。

通过这部动画片,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到摇滚乐,看到了美国少年喜欢的滑板、棒球、帆板、野营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

即便相隔三四十年,80后瞬间辨别出《丹佛,最后的恐龙》的主题曲。

最后给大家猜一个,这是什么动画片: 嗨,你们好,我是露姬,今天发现我藏在什么地方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遍……看见了吗,我在这儿呢……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