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 | 张 璐
编辑 | 市场部
依托南繁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优势战略资源,大北农集团在三亚创建了三亚大北农创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开展种质资源引进与创新、基于现代最新生物技术的智能育种技术的集成研发、大豆新品种培育、推广等业务。

* 图源大北农集团种质资源库
随着农业育种领域的快速发展,种质资源作为育种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北农集团在积极布局,全球范围收集和引进种质资源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其种质资源库,用来保存、鉴定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在此过程中,公司面临着种质资源管理、集团内部信息化协同等多方面的挑战,对种质信息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亚大北农创种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大北农集团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应对这些挑战,大北农创种基因与百奥云展开合作,在百奥云种质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大北农种质资源库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

* 图源网络

5月8日,百奥云客户经理卢惊鸿来到大北农创种基因,进行现场调研。看了一圈下来,卢惊鸿心里有了底。要做信息化管理,最大的问题在于创种基因复杂的工作流。

* 图为卢惊鸿现场调研
种质库的工作流程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种质需求方、种质提供方等多个环节。在传统的线下办公模式下,每一环节都需要层层确认,沟通成本高昂,且容易出现信息不同步的情况。对种质需求方和种质提供方提交的大量请求,种质库的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统计和登记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也容易出现错误。
为梳理工作流与业务逻辑,卢惊鸿与创种基因人员进行深入沟通,明确了库管员、繁育工作者等关键角色在系统工作流中的定位。系统上线测试后,百奥云技术支持张璐也积极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经过反复确认、反复打磨,确保系统的每一个功能都能精准击中用户的核心需求。

* 图为客户经理卢惊鸿与产品经理贺婷讨论大北农需求
凭借这股精益求精的精神,百奥云打磨出一套精准贴合大北农创种基因实际需求的系统。

随着未来业务扩展和资源的日益丰富,种质资源库存量的增长和种类多样性的增加将成为必然趋势,建立一个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成为了种质库未来发展的基石。
在这样一个共识下,百奥云结合创种基因实际需求,精心打造了系统三大亮点。
01. 定制化角色操作体验
通过前期梳理分析,系统可对不同参与角色设置具体使用场景。针对每个角色的职责和需求,定制了相应的系统功能和操作界面。使各角色能在系统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轻松完成工作任务。大北农创种基因宋珍珍对此尤为赞赏:“我们的系统用户界面友好,业务逻辑清晰,即使是初次接触的用户也能迅速上手。”

* 图为前期梳理分析逻辑
02. 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
系统的环境监测功能确保了种子在最佳环境下保存,便于保证种子的生活力。一旦环境数据出现异常,即会触发预警系统,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发送给用户,缩短了响应时间。自动化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减少了人工检查的需要,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种子存储的可靠性。

* 图为监测界面
03. 全景业务数据展示屏
通过大屏展示功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的业务数据展示平台。大屏展示将分散的业务数据集中展示,实现了信息的一站式获取,减少了用户在不同系统或报表之间切换的需要。通过可视化手段,如图表、仪表盘等,系统将关键业务指标突出显示,使得用户可以迅速把握业务的核心状况。

* 图为展示屏大屏界面

系统投入使用后,宋珍珍明显感觉到,种质资源管理变轻松了。
“现在,我们可以统一标准管理资源,进行规范的出入库,能更快速地查询、获取资源的信息及库存使用情况,而且可以便捷打印二维码标签,避免手写的麻烦与错误。”
* 视频为大北农宋珍珍采访
百奥云副总经理王艾青则认为,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用户数量的增加,百奥云与创种基因或能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百奥云产品线十分丰富,包括种质资源管理、表型数据管理、基因型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这为未来其他方向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王艾青坚信:“客户选择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产品,更期望我们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他也希望通过与各方的合作,打造出更多优秀的案例,为中国在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整体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