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并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其中“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内容引起广大文旅工作者的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促消费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工作任务的第一个要点,并明确指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说:“黑龙江文旅系统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着眼文化和旅游发展全局,主动担当,推动全省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旅强省建设做出成绩。”黑龙江将谋划好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细化发展举措,优化文旅供给,持续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加快培育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综合体,通过融合发展、双向加持,衍生文旅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造文旅消费新体验、新场景、新空间,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于文旅产业发展一如既往的重视。文化和旅游消费考验着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对地方的创新意识、融合理念提出了较高要求。”山东省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祝潜说,烟台将着力推进文旅融合、要素融合、部门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突出新业态、新场景、新设施,开展特产、非遗、演出、美食、宣传“五进景区”活动,以文旅产业链长制为牵引,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安徽省全椒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娄道华表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倍感振奋。全椒县一直致力于拓宽旅游消费场景,成功孵化出一系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优质产品。未来,全县将紧跟体验消费和数字化升级的时代步伐,深入挖掘并整合太平、儒林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速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着力培育“旅游+演艺”“旅游+体育”“旅游+康养”等多元化新业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
文旅赋能 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发出了重农强农信号,提出“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系列措施。文旅赋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武安积极整合乡村文旅资源,乡村旅游迎来了蓬勃发展。”河北省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高记斌介绍,武安积极构建特色产业格局,打造了楼上戏曲小镇、田鑫亲子小镇等新业态产品,建成一批精品民宿,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25年,全市将以承办第九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和第八届邯郸市旅发大会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
“我们正探索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杨树铭表示,将依托本地生态资源禀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介沈北的温泉旅游、锡伯族文化、清水大米等特色资源,推动美景好物“出圈”;同时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让农民共享文旅发展红利。
湖北省大冶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宏松介绍,今年将加快大冶湖文化公园展陈工作,建好基层综合文化站,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打造“铜都欢乐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同时坚持“文旅+农业”融合,开展龙凤山年货节、金牛蓝莓采摘节、还地桥梨乡会等系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机制 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匹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公共文化方面,特别强调了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上海市群众文化协会会长、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表示,“优化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重点解决了公共文化产品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问题,也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上海将加强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匹配,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拉动区域经济消费,凸显“美育即生活”的理念。
江苏省江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谢挺认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其核心在于破解基层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不精准、不持续的问题。作为基层文化部门,将着力编织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网”,创建优质文化产品“源头库”,打造精准有效的资源配送“供需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把优质文化内容和服务与设施下沉至社区、乡村,确保文化资源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
广西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杨粒彬表示,今年将加强与乡村、学校、社区、景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共享机制,开展文化下乡、科普研学及阅读推广活动,实现精准对接。同时继续推动少儿阅读服务向纵深发展,创新阅读推广方式,与企业、景区共建“乡阅未来”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积极参与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基层。
“福建依托‘周末戏相逢’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等创新公益演出模式,激发文旅发展活力。”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源生说,福建将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全面落实文艺为民惠民的同时,展现“闽派”文艺的深厚底蕴、气韵风采与时代活力。
(统稿:郭凯倩 参与采写:张建友、苏锐、孔令晖、李秋云、范海刚、葛鑫、瞿祥涛、黄艺芹、王炜、郭凯倩、黄国勇)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