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大洗牌!连锁巨头两月内5家公司破产

慧颜苏苏 2025-02-19 17:20:51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逻辑不再?医药零售行业进入出清阶段,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药一致旗下有五家连锁药店宣布启动破产清算。

01

医药零售行业进入转型阶段

不再单纯规模扩张

近日,国药一致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宣布对旗下两家连锁药店企业——天津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吉林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启动破产清算程序,清算完成后,天津国大、吉林成大方圆将不再纳入国药一致的合并报表范围。

这已是国药一致在近两个月内关闭的第四、第五家控股公司。

去年12月30日,国药一致宣布对旗下三家连锁药店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分别是安徽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国致药房连锁(河源)有限公司、山东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公告中披露的启动破产清算原因包括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满足法人户数压减要求,以及提升资产运营效能和经营管理质量,优化集团资产配置结构,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主业发展等。

目前,国药系的零售业务基本在国药一致旗下,且国大药房作为国药一致零售业务的核心载体,其营收占国药一致总收入的约65%——2023年国药一致总营收721亿元,其中国大药房贡献470亿元。

从国药一致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零售板块实现净利润0.77 亿元,同比下降49.94%;第二季度,零售板块亏损,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104.8%;第三季度零售板块单季度亏损收窄,前三季度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110.36%。

除了对局部地区的连锁药店进行破产清算外,国大药房还关闭了不少门店——2024年上半年国大药房关闭243家门店,同期新增429家,被关闭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地段及三四线城市竞争激烈区域。

国大药房经历自建为主的初期积累(2004-2013年)、快速并购的跑马圈地(2014-2020年)后,2021年以来,开始战略调整,不再单纯规模扩张——关闭部分亏损门店,收缩低效区域的网点布局,聚焦高毛利业务。

02

全年关闭门店近4万家

中小药店尾部出清

从全国药店市场来看,市场趋于饱和,2024年第二季度传出闭店潮。

益丰药房董事长高毅曾在西普会上指出,从2024年开始,药店的门店数量将呈现下降趋势。其进一步表示,决定在这个行业里能不能继续生存的根本指标是门店的单店销售额和净利率。

根据中康药店通监测,今年前两季度,药店闭店数量逐季递增,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闭店6778家、8792家、9545家,前三季度关闭的药店总数达25114家,且关闭药店数呈递增状态。

根据中康CMH全年预测,第四季度闭店数量进一步增加,达13672家,使得全年闭店总数增至约3.9万家。

2024年上半年,六大民营连锁药店均有一定程度的闭店动作——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的闭店数量分别为230家、72家、218家、149家、7家、28家,合计704家。

综合来看,北方三四线城市低坪效门店(日均销售额<5000元);非核心商圈的老旧门店(开业超5年且近3年复合增速<3%);外拓市场的亏损门店;跨省扩张的“试验性”区域;非核心城市的小型社区店;竞争激烈、试点失败区域等药店是头部连锁关闭的重点门店。

在一家被关闭的门店背后,往往有着单店盈利能力持续不足直至跌破盈亏平衡点;区域市场饱和、竞争白热化;医保监管趋严合规成本上升等原因。

此前,国内连锁药店经历多年的高速扩张期,四大民营上市连锁门店总数先后破万,连锁药店开启“万店时代”。

一度门店大幅增加给各大连锁带来了营收上涨,然而随着连锁药店扩张步伐收紧,“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凸显。

放眼六大民营上市连锁2024年的最新业绩报告,除益丰药房外,其余五家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

不过总体来看,头部连锁的门店数量总体仍处于扩张阶段——截至2024年6月末,六家上市连锁药店合计门店数量7.08万家,半年新增7301家。

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零售行业平均新开直营门店比例为12.78%(期末新开直营门店数/期初直营门店总数),较2023年度的17.61%减少4.83个百分点。

在大型连锁药店门店总量刷新的同时,零售药店进入零和博弈、输家出局阶段。不容忽视的是,中小连锁药店、三四线城市的门店闭店率可能更高。

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国内医药零售行业已经进入门店总量趋于饱和、增速放缓、增长点转移(通过DTP药房、自有品牌贡献利润增量等)、政策驱动洗牌的成熟期。

在医药零售行业的成熟期,一方面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中小药店生存压力加大,开始尾部出清。

0 阅读:4

慧颜苏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