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专家提醒,肺癌防治要注意“三早”

梦槐玩转养护 2025-01-31 02:45:0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医生,我只是咳嗽了几个月,怎么会是肺癌呢?”

“如果早点查,是不是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每年,类似的对话都会在诊室里上演。

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3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其中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

肺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潜伏期长、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往往在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肺癌真的是无迹可寻吗?其实不然!

专家们一再提醒:肺癌的防治关键就在于“三早”——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

今天,我们就从这三点出发,聊一聊肺癌的那些事儿,帮你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肺癌,真的是“无声无息”吗?

肺癌的“狡猾”之处在于,它不像感冒咳嗽那样“声势浩大”,而是喜欢悄悄地“躲”在身体里。

早期肺癌患者可能只是偶尔咳嗽、胸闷,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

等到出现明显的不适,比如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体重下降、呼吸困难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1. 这些“蛛丝马迹”,别忽视!

有些症状,看似小问题,实际上可能是肺癌的“求救信号”:

久咳不愈:感冒好了,咳嗽却一直没停?如果咳嗽超过3周未缓解,尤其是刺激性干咳,要警惕。

痰中带血:很多人以为痰里带点血丝是“上火”或“嗓子破了”,但这其实可能是肺部病变的表现。

胸部隐痛:肺癌患者早期可能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声音嘶哑:肺部肿瘤压迫到喉返神经,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体重异常下降:如果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要当心。

2. 为什么早期不容易被发现?

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与其他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极为相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再加上肺部没有痛觉神经,即使肿瘤存在,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信号。

很多人直到病情恶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肺癌的“元凶”:是吸烟!

说到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吸烟”。确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头号危险因素。但不吸烟的人就不会得肺癌吗?答案是否定的。

1. 吸烟:肺癌的“帮凶”

烟草中含有69种已知致癌物质,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发生癌变。

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0倍,二手烟甚至比一手烟更危险,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2. 空气污染:看不见的杀手

除了吸烟,空气污染也是肺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PM2.5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部,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污染物,会引发慢性炎症和细胞损伤,增加肺癌风险。

你知道吗?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将空气污染列为一级致癌物。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更高。

3. 室内污染:你忽视了吗?

很多人以为待在家里就安全了,其实不然。一些常见的室内污染源也可能增加肺癌风险,比如:

装修材料: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厨房油烟:高温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吸入会损害肺部健康。

燃煤取暖:燃煤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

4. 家族遗传:基因也“背锅”

如果家族中有肺癌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这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可能会遗传,导致肺癌风险上升。

早预防:从细节入手,给肺部“减负”

肺癌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日常的生活习惯。以下几点建议,简单易行,却能有效降低风险:

1. 远离烟草

戒烟是降低肺癌风险的最直接方式。哪怕已经吸烟多年,戒烟后肺癌风险仍会逐年下降。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保护自己和家人。

2. 注意空气质量

户外防护: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

室内通风:保持居家环境空气流通,减少装修污染,避免长期使用劣质燃料取暖或做饭。

3. 饮食护肺

日常饮食中,可以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

绿叶蔬菜:菠菜、甘蓝等有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

水果:如橙子、蓝莓,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

坚果:核桃、杏仁提供优质脂肪,对肺部健康有益。

4.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改善呼吸系统健康。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等。

早筛查:一次检查,胜过多次恐慌

1. 谁需要筛查?

以下人群属于肺癌的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年龄超过40岁,且有吸烟史或长期接触二手烟。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

家族中有肺癌患者。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尘肺病)。

2. 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筛查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胸片,LDCT对早期微小病灶的发现率更高,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温馨提示:定期体检很重要,但不要盲目过度检查,听从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筛查计划。

早治疗:抓住机会,逆转命运

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中晚期。如果能在早期确诊,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近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更多希望,比如:

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靶向药物精确“狙击”癌细胞,副作用小,效果显著。

免疫治疗: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作战”,对某些类型的肺癌效果显著。

结尾:健康,从今天开始

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忽视。

从现在起,请记住“三早”: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和科学的治疗手段,就是我们对抗肺癌的最有力武器。

你的肺部健康,值得你用心守护。今天的你,是否愿意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健康的承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 《肺癌年鉴报告》.

中华医学会. 《肺癌诊疗指南(2023版)》.

《柳叶刀》. "The Global Burden of Lung Cancer".

国家癌症中心. 《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