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
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昨天(4月24日)下午,
在中国宇航学会
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
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回顾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
披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
吴伟仁院士发言。记者何晓刚 摄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中国航天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后续深空探测会是长期的、持续的。
吴伟仁透露,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距离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吴伟仁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