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对集邮的衰亡早有预见,1991年753号文:换钱的邮票放开了印

泡椒雪梨 2025-01-12 11:05:10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很多经历过大事件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在事件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示,可能是周围人的一语成谶,也可能是某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先兆。

1997年是公认邮票市场最后的辉煌,之后的二十年虽然出现过几次“中兴”,但都没能超越九七年的巅峰,更是没能阻挡邮票没落的趋势。

泡椒雪梨虽然没能亲眼目睹过这场邮票盛宴,但自幼便听过不少当时流传下来的故事,可无论如何传奇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邮票跌下神坛。

是什么将邮票推向辉煌又重重摔下,1997年的金箔邮票也好、4000万的竹子小型张也罢,哪有存在了十几年的市场会因为一两套邮票就开始衰落,无非是日积月累的问题被这些邮票点燃了燎原之势。

所以要从根本找原因,还是要看大起大落前,邮政都做了哪些决策。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泡椒雪梨就发现了一份“邮部(1991)753号”文,其中不少文字都准确预言了如今邮票的现状,也许从一开始,邮票的未来就已经有了答案。

1991年11月19日,邮电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邮票发行和集邮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对当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些人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邮市,在国内外出现了对我国邮票的抢购风潮,少数邮票贩子乘机哄抬价格,从中渔利。在邮电内部还有低于面值抛售邮票和在规定发行日之前出售邮票的问题;有的人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与邮票贩子内外勾结,为其提供货源……

如今邮票市场所面对的顽疾,邮政早在1991年就已经发现了,这也是如今打折邮票遍地开花的根本原因,可发现问题后的二十四年,这个顽疾依然存在,且愈演愈烈。

既然是“通知”,那就不会仅描述问题,文件以“特别注意做好几项工作”的形式罗列了九条解决办法,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印!多卖!

虽然文件中没有明确说明邮票的消费商品属性,但在“几项工作”中的第一条就定义了集邮对于邮政的意义:集邮业务工作既要考虑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

于是紧接着在第二条中就提出要“减少库存、扩大销售”。要求各地邮局“多设销售窗口、多投放、多出售,克服惜售思想,邮票的库存量,在邮票发行一年后,一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如果是以前的邮票发行量,票少人多自然会出现交易市场的升值。可接下来“适当增加邮票印量” 则成为各地营业员时至今日都挥之不去的销售枷锁。

对于邮票如何增加发行量,邮政甚至想到了在生产力不足时的情况:今后将适当增加每套邮票的发行数量。在生产力不足时,适当减少发行套数。

两个“适当”让邮票从1991年每套的2000万均量,一跃提升到了1992年的4000万,甚至还出现了一张3亿枚的生肖邮票,印刷量是上来了,另一个量却跌到了谷底。

这四个数字“1992”,还能代表当时仅次于货币的最高印刷水平吗?

这个“国”字,还配得上国家名片这个传颂多年的美誉吗?

“通知”第五条和第六条提出“必须保证预订户的邮票供应”且“严禁紧俏邮票卖大号”,可到了文件下发后的几年,古塔小全张、世乒赛小全张……这些紧俏邮票哪个能按时供应给预订者,各地邮市反而比邮局的货源还要充足,就如同现在发行的特供邮票一样,明明发行量远大于集邮者数量,集邮者却在邮局完全买不到,反观网购平台上却有大量现货,甚至售价比邮政的发行价还要低,1991年初现的问题一点没得到解决。

“通知”第八条要求各地要“重点查处大批倒卖新票的来源问题”,如今第三方网购平台随便一搜便是大量打折新邮,以前没有版号查不到来源,如今枚枚有荧光编码,还查不出泄漏途径吗?

“通知”的最后则是要求各地邮政要搞好集邮宣传工作:“要全面正确地宣传集邮,重点宣传集邮的目的、意义和它的社会作用,倡导集邮文化,不要片面宣传‘升值’的作用”。

人人参与皆为利来,人人炒作成就牛市,任何市场都不可能完全杜绝炒作,这是供需形成的经济关系,可当发行机构带头炒作后,邮票的邮资凭证本质也就变了。

7角面值的小全张售价7元、50元面值的小型张售价120元、面值三四十元的大版装进豪华的册子里直接敢叫价百元以上,不让宣传“升值”作用,却用行动践行着“升值”效果。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份“通知”不光没能解决问题,似乎还通过详细的问题描述,为反应慢半拍的地方邮局指明了出路。

文件中所谓“加强监督检查”,无非是通过“各管理局先制定本省的监督检查办法”进行敷衍,毕竟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在创收这种巨大的企业利益面前,地方邮政的决策者又怎能保持端正的思想?

支撑起邮票所有价值的基础就是面值,有面值的印刷品才能叫做邮票,所有摆脱面值束缚的行为都是在枯本竭源,面值失去信用,邮票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注]“通知”此类字体为《邮部(1991)753号》中原文。

15 阅读:8304
评论列表
  • 2025-01-17 22:26

    印钱违法,印邮票,,,,,

    朋友 回复:
    这就是人民银行的小印刷库[呲牙笑]
    butter 回复:
    伪造有价证券罪,10年起
  • 勇哥 23
    2025-01-19 22:03

    2024年的封神型张是谁炒高的?邮总心里没数吗?

    用户17xxx72 回复:
    [笑着哭]没水印编号等防伪装饰随随便便就印印换钞票[哭笑不得]
  • 2025-01-16 18:23

    东西太多了就不值钱,这么简单的道理傻子都知道。邮票彻底崩盘了,它既不属于货币,现在又没有流通的必要性。钱币还好一点,至少纪念币这些还是属于货币的,可以当正常的钱来用。依我来看,邮票现在没有用,就是因为集邮的那些有情怀的人都已经去世的太多了,现在的年轻人又不爱集邮,没有这方面的情怀。

    用户10xxx97 回复:
    任何东西疯狂了必衰!
  • 2025-01-24 16:46

    邮票的意义在于流通,现在人不再写信了,你再发行邮票就没有意义了[呲牙笑]

    用户11xxx32 回复:
    邮票直接停止发行,邮票厂直接关了,库存邮票一把火全烧了,让邮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很痛 所以哭 回复: 用户11xxx32
    如果这样,说不定我库存的邮票还能有出头之日。
  • 2025-01-27 07:43

    我同事每年都买纪念邮票,说给她女儿留的财富,二三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出手了没,留在手里要快变废纸了[呲牙笑]

    用户10xxx97 回复:
    真正有欣赏价值的可自我欣赏……
    人健人爱 回复:
    你也是事后诸葛亮
  • 2025-01-26 09:39

    印纸换钱,深得印钞精髓。可人家钞票还锚定个硬通货,你小小邮票印起来刹不住自己干死自己

  • 2025-02-14 21:42

    这玩意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小区周边两公里都找不着一个邮筒。连银行寄卡都是信封装快递盒里寄。

  • 2025-02-04 12:49

    一个工业印刷品有什么好收藏的,打开机器要多少印多少

  • 2025-02-06 00:24

    收藏这玩意得多傻缺

    很痛 所以哭 回复:
    兄弟,别埋汰人啊,它可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理财产品,只可惜一个小学生啥也不懂,现在只能让它不见天日了。
  • 2025-01-23 12:05

    除了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绝版邮票,其他纯印刷品的迟早崩盘

  • 2025-01-28 19:06

    玩坏了

  • 2025-02-17 21:54

    盖章流通的邮票才有实际意义。这种为了钱而多印的废纸很无聊

  • 2025-02-18 20:14

    短视愚蠢

  • 2025-01-20 11:13

    疯狂的结局是发疯!

  • 2025-01-20 05:47

    年轻人:有那钱买手机不香么

  • 2025-02-03 22:16

    说来说去还不是有局的问题。

  • 2025-03-01 14:02

    呵呵……不玩不藏……一枚不要包括纪念币……想搞钱不行

  • 2025-03-07 11:32

    买打折邮票发邮件,当快递发,贼省钱,半价买的还是真的邮票,要是胆子大可以买假的,40块钱300元面额[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1-24 22:57

    看看航天钞吧

  • 2025-02-08 03:43

    恕我直言:失去使用价值,就是花纸头!

  • 2025-02-14 23:48

    这不就和股票增发一样吗?注水!注水!!再注水!!!

  • 2025-03-05 08:23

    王虎鸣就是垃圾邮票的代名词

  • 2025-03-10 10:11

    胡球怼

  • 各种纪念币不也一样

  • 2025-03-15 17:30

    有快递养着呢

  • 邮筒打卡合影可以火

  • 2025-03-24 16:30

    上小学的时候还学过写信呢[并不简单]让买邮票贴上寄出去。

  • 2025-03-18 20:48

    当邮票的使用价值被快递取代的时候,流通和收集就成了鸡肋

  • 2025-03-19 20:59

    九几年集邮过一阵,有许多使用的7几年的邮票,后来家里人和废书本一起卖了[笑着哭]

  • 2025-03-23 20:57

    不知道🤔这“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八分的邮票🎫而今多少钱成交了😯[鼓掌][呲牙笑]

  • 2025-03-22 15:17

    当集邮的人比牛毛还多了,这行就要衰弱了

  • 2025-03-30 14:29

    先见之明?是它们自己搞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