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摩托车市场风起云涌,战火已经烧到125小踏板,且有向上蔓延至150踏板的势头。
挑起价格战的是一众的国内二三线品牌,春风、无极、钱江、大阳、嘉陵等纷纷推出与125价格接近的150踏板,采用田忌赛马的手法争取市场。但终究因综合性能、既往口碑等因素,无法撼动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
然而,如此一来,却给了那些一线品牌不小的压力,所以很多人说,我们可能不会买,但真的要感谢那些发起价格战的二线品牌。
在一线品牌中,本田首先应战,于9月14日推出三款踏板,采用新一代ESP发动机,部分车型配置了前轮ABS,除了NFP125还未公布价格,其他两款都将价格定在了1万以内。
紧接着豪爵应战,于10月15日发布了ADX125,这款车不仅车体宽大,还配置了前轮ABS和TCS,采用的仍旧是田忌赛马的打法,用高配置、名牌配件实现降维打击。
当所有人都以为125踏板竞争会愈演愈烈之时,铃木出手了,为这次125价格战划了个逗号。这是因为铃木只是拿出UY降了几百元,并没有呼应本田、豪爵的配置,没有ABS,更没有TCS,与其说是响应,不如说是无奈地做做样子。
铃木U系列自2017年上市至今,创造了120万的销量,单单UY125就达成了75万辆的销量,要知道,国内市场每年的摩托车销量也就2000万辆左右,铃木U系列能取得如此成绩也是难能可贵。
这一次,铃木拿出赚钱主力U系列降价几百元,不但透着无奈,更显露出铃木缺乏后手的尴尬,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铃木汽车。
铃木摩托车会不会重复汽车的故事?
2018年,铃木汽车宣布从此退出中国市场。
如今回头看铃木汽车在中国的经历,虽然销量平平,但品质毋容置疑,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要资本有资本的国际一流车企,最终折戟中国呢?
从不同侧面分析,一致指向公司的决策,没有把握中国市场特点是铃木汽车退出的主要原因。
在彼时中国人的认知中,汽车还是奢侈品,具有充脸面的作用,因此以同样的价格,更需要车体更大的车型,而铃木的车型,如奥拓、雨燕、天语、羚羊、北斗星等等,性能一流,但车体尺寸均偏小,不符合当时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铃木的车型不仅是型号单一,车型与车型也没有拉开差距。
对于中国市场的不理解,造成铃木在中国投放的车型不合需求,背后是失效的决策机制,具体落到决策团体的认知偏差。
铃木摩托车和汽车同属铃木公司,有着同样的高管,同样的文化,同样的决策体系,同样的制造标准。这些背景,可以造就铃木摩托一流的技术性能,也同样可以类似于汽车一样,做出对中国市场特点的误判。
在小排量踏板市场,济南铃木仅凭着U系列打天下,从2017年至今也只推出过四个车型,其他的踏板车型基本上只是凑数,因此和铃木汽车犯了同样的错误,车型过于单一。
与此同时,铃木摩托配置过低,在其他品牌开始配置ABS的情况下,仍旧没有看到跟进的意向。要知道中国摩托车已经从实用型向玩乐型转变,消费者对配置的要求在增强。
铃木摩托会不会走汽车的老路,还要看铃木摩托下一步的反应。因此,铃木摩托一定要紧跟市场节奏,要知道晚半年就被动,晚一年就落后,晚两年就很难追赶。
铃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固执的只做微型车,自家车各型号内耗。125不了解不评论,但250系列,发动机换成4气门很难么?减重10几公斤很难么?外观配置都跟不上,改就是不改款,不得不佩服,铃木是真固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