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俘虏最好的军队,可能就是我军,文明到让敌人喜欢投降

历史轮 2024-02-09 21:09:27

《孙子兵法》军争篇提到一个观点:“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思是,对待敌人,不要逼人太甚,要适当留缺口,让敌人觉得有一线生机。可惜的是,对待这一条,真正理解的人不多,很多军队对待敌人,往往都是往死里打。尤其是对待俘虏,虐待残杀俘虏的事件,古往今来,屡见不鲜,现在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就是如此,非常血腥残暴。

但在这个星球上,有一支军队非常文明,可能是历史上对俘虏最好的军队,文明到让敌军是发自内心地投降,如有可能,甚至想归顺我军。

自清末开始,各方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个军阀几乎都要把老百姓洗劫一次,从来没有一个军阀下辖的军队有明确的纪律性,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小圈子利益服务。但我军自创军开始,就目标宏大,对自己的定位是一支有远大理想的革命武装,具有严明的纪律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明确提到了“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

虐待俘虏固然可以一时痛快,其实从长远来看,对部队获取战略胜利是有负面效果的,且不符合“围师必阙”的孙子兵法思想。对俘虏赶尽杀绝,必然会激起敌军的反抗意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对抗性会更加激烈,战争打到后面会更艰难。可以说,我军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文明对待俘虏,最终得到敌人的拥护,这是非常关键的原因。

一、抗日战争期间,我军能拥有过万人规模的日本八路

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在思想上主要针对日军的厌战情绪,不断攻陷日军的心理防线;组织上成立了觉醒联盟,后来与“反战同盟”合并为“日本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对待俘虏非常好,让被俘虏的日军团结起来,平时没事儿对外发表观点支持我党,向更多的日本军人发动宣传攻势。

后续效果是惊人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光东北,记录在案参与我军的日本人数就近12000人,具体分布在: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这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军事力量,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解放战争期间,不少国军心甘情愿追随我军

解放战争期间:辽沈战役,我军攻打沈阳的时候,国军都是成建制地安安静静坐在兵营里,把武器整整齐齐地摆好,坐等我军接收;淮海战役,粟裕一个喊话,都是几万人投降。

我军开打之前一共就100来万人,到最后仅仅四野就超过100万人,其中大部分士兵其实是国军俘虏,他们都心甘情愿追随我军。

三、抗美援朝期间,美军战俘都很感恩

抗美援朝期间,美军都不喜欢跟朝鲜人投降,因为朝鲜人民军可能虐待或杀害俘虏。对此,彭总还专门写信给金日成,说道:“能否对俘虏进行宽待和教育改造,是劳动人民及其军队是否具有光明正大的伟大气魄体现。革命军队一旦具有了这样光明正大的伟大气魄,其必定是攻必克,战必胜的。”可金日成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继续我行我素。

就连“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也感叹说:中国人释放俘虏的做法,与北朝鲜对待俘虏的做法截然不同,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通过优待政策,美军战俘基本都很感恩,一个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黑人士兵,他非常感激志愿军,他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被平等对待而非被视为异类。很多美军战俘回去以后,强有力地宣传我军优良传统,帮我军说话,一定程度瓦解了美军的意志,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进程。

对道德方面,对文明方面的追求,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比欧美国家要考虑得更多。《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吴起对魏武侯说过的一句话:“国固在德不在险”,是的,武力确实能摧毁别人一时的斗志,真正能够长久润化人心的,还是道德和文明,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就是体现这一点。

0 阅读:10

历史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