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想到了一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如今攻守易形了!

一个人的历史本人 2023-02-18 17:56:44

曾几何时,匈奴人的铁骑出入雁门关如入无人之境,大汉用和亲赔钱的办法,也只能保证过几年的安稳日子,匈奴人把钱花光用完后,就又想起大汉这个提款机,不断的对大汉的边境进行骚扰。大汉建立之初,高祖刘邦就想解决匈奴人问题,但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对决中,刘邦彻底失败了,他的部队被团团围住,如果不是靠陈平的奇谋,恐怕汉高祖刘邦都要被对方抓俘虏了。

当时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统领的汉军无法与匈奴人对抗,尤其是骑兵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扭转的。怎么办呢?刘敬为刘邦提了一个建议。他说:“陛下,匈奴人虽然强悍,但并不是想灭国,而只是想图利。大汉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不是匈奴不能比拟的,但匈奴骑兵突击能力极强,而我们又缺乏制约他们的手段。因此在目前还是要与他们达成和平协议,保证双方恩和睦相处。国家当前的要务是恢复经济,让百姓能从饥寒交迫的日子中摆脱出来,过上富足的生活,国家有钱了,打仗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刘邦笑了笑,“爱卿你说得对,为了国家,我有什么舍不得呢?”

刘邦去找吕后商量,想把女儿鲁元公主送去匈奴和亲,吕雉大怒,“你这个老不死的,居然要把女儿送给匈奴人,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应该把他杀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也不想这么干,但目前情况,匈奴人的强大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比项羽更加难以对付!”刘邦好说歹说,吕雉还是不同意,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在宫内找了一个宫女冒充公主,又加上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由刘敬出使匈奴,与冒顿单于达成和解。从这个时候开始,匈奴人把大汉当做了自家后院,缺什么少什么,来拿就行了,实际情况就是烧杀和掠夺!

刘邦去世后,孝惠帝刘盈继位,由吕雉主政,冒顿单于给吕雉写了一封充满挑衅意味的国书。在国书中写道:“听说刘邦去世了,你一个女人家很不容易,一定很空虚寂寞吧?我刚好也失去了王后,不如我们两个做个伴,这样各取所需,不是很好的办法吗?”吕雉可不是个弱女子,在史书上评价吕雉,说她刚毅能断,心狠手辣,做法果决,从不拖沓。她把这封国书放到了朝堂上,让大臣们公开讨论对于匈奴人的政策。

樊哙最先表态,他说:“这些匈奴人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把大汉当成了懦弱小国,请您给我十万人马,我一定能踏平匈奴!”听了樊哙的话,吕雉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妹夫还是靠得住的。“樊哙该杀,当初高祖皇帝带四十万大军,还被匈奴人围困在平城,险些无法脱身。如今樊哙竟说他用十万人马,就能踏平匈奴,这不是在撒谎欺君之罪吗?况且当初秦始皇就是因为对匈奴用兵修筑长城,才导致内部发生了变乱的,如今国家的创伤还没有得到修复,樊哙就在这阿谀奉承一味的媚上,而致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样的人不杀还杀谁呢?”说话反驳的人,是项羽手下的名将季布。尽管季布说的话不顺耳,但吕雉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女人,只能低声下气的提起笔来,给冒顿单于写了封回信。在信里写道:“我已经年老色衰,恐怕无法去侍奉大单于了,不过我可以给您送去十位宫中佳丽,让她们代替我去服侍您,同时在给你带去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希望可以安抚你那颗孤寂的心,不要再如此的躁动不安!”话说的十分屈辱,但事情做的却是有刚有柔。一方面派出使者,带上美女财物前往匈奴,递交自己的国书;另外一方面,令樊哙等将领,增加部队在边关驻军备战,以防匈奴人的偷袭。冒顿单于看了吕雉的回信后,接受了美女和财物,同时发现大汉加强了备战,便暂时放弃了进攻的念头。

吕雉这么做,知道丈夫交给自己的这个天下并不富庶,国内的问题很多,各方势力矛盾重重,还不是和匈奴人开战的时候。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国家经济,同时削弱诸侯及功臣集团的实力上,要先巩固统治,发展好经济,有了政治经济基础都有保障,才能对外用兵。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匈奴人还是不断的进犯,但那个时候,大汉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匈奴的进攻,而是国内逐渐做大的诸侯王肆意妄为,严重威胁汉文帝统治。在削藩和对匈奴用兵的问题上,汉文帝选择了先安内,不过削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到了汉景帝时,才开始正式推行削藩,结果激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匈奴人借此机会想入侵中原,但随着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匈奴人制定的计划最终没有得逞。

很多人只知道平定七国之乱,是靠了周亚夫这位战神,以及窦婴等人的配合,和梁王在梁国的坚守。实际这背后是大汉的国力已经非常强盛,敖仓中的粮食已经装不下了。举个例子,窦婴就曾把黄金放在前线,让军士们任意取用,当栾布前来听候调遣的时候,窦婴曾说:“栾老将军德高望重,打仗是要花钱的,我账内有很多金子,如果你需要随意拿就行了!”栾布听了以后,看了一眼金子,大笑道:“大将军说笑了,如果需要用到这些钱,我自然会来拿的!”

栾布这时早已不在军中,他成了地方豪强,而他手下的家丁就三千人之多,至于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而他只是地方豪强的一个缩影。他根本不需要窦婴给他钱,因为他有都是钱,对于这些钱财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多年来大汉发展经济的成果之一。

栾布加入平叛的队伍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和大臣袁盎是生死之交,袁盎请他出山,他是无法拒绝的;第二,国家的稳定,是他有好日子过的前提,吴王刘濞因自己的利益挑起天下大乱,这是栾布这样的豪强不能接受的。第三,他的门生故吏如今都是汉军中的主将,他们的利益和汉军是绑捆绑在一起的。因此,不仅是栾布,像剧孟这样的游侠,也加入了平叛队伍,对抗吴楚叛军。

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并没有影响大汉的经济基础,这就足以说明大汉的国力已经足以应对大规模的战争。这就为汉武帝继位之后,对匈奴人全面用兵,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事是能够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匈人用兵之前,要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政治上的统一思想,另外一个就是坚厚的经济基础,最后才是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

汉武帝先用时间打败了奶奶窦漪房,而后就利用窦婴与田蚡之间的矛盾,一举将窦氏与王氏两股外戚势力彻底清除,至此汉武帝把权力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他启用十三岁的桑弘羊,主管国家的经济,令西汉的国库更加充盈,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保障,来支撑对匈奴人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汉武帝之前,大汉对匈奴的策略一直是以守为主,到了汉武帝这里,一切都变了,他决定转守为攻。

当在朝堂上讨论对匈奴政策的时候,很多大臣还固步自封的停留在老的思想里,他们说:“匈奴人距离我们十分遥远,我们远途奔袭,对我们十分不利,这样的战争,对我们没有好处,还不如继续坚持和亲政策,保证国家的稳定!”

汉武帝笑了,他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高皇帝采取和亲政策,那是有办法的办法,属于迫不得已。和匈奴人打仗,我们没有好的战马,没有好的后勤保障怎么打,没有训练有素的骑兵,这种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看得到输赢的仗,当然不能打。但现在和以往不同,我们敖仓里的粮食都已经吃不完了,国库里的金银已经堆积如山,在边疆养的战马,也已经膘肥体壮,还有你们这些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能臣干将,更有像卫青这样的灵通骑兵突袭作战的年轻将军。”

“匈奴人还把我大汉当成以前的疲弱之国,我要让他们彻底明白,现在已经不是他们的骑兵,可以随意突入大汉境内,进行烧杀掠夺的时代了,我大汉的精锐骑兵,也可以直捣他们的心腹之地!”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寇可往,我亦可往,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