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在任何年代几乎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那就是医生。这门既需要知识又需要“动手能力”的技能,培养过程不简单。
现代医科教育内卷已经很严重,这类专业是有名的“烧脑”。俗话说得好,“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道出了其中的艰辛和无奈。最关键的问题是,付出勤奋到底能否换来好前途。
医学生说就业难,可三甲医院称招不来本科生?
看过张雪峰演讲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在他的眼里,很多专业都是“劝退行列”;但很少提到对学医的抵触。张老师只是提醒高考生,学医之前必须考虑城市。
就是尽量让就业跟高校所在城市一致。不过,这行的竞争程度确实超过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想象。笔者有位亲属,想进三甲当护士,尚且要通过“中间人”递上“实习费”。
换成招聘数量相对更少的医生岗位,学历内卷、人脉内卷,就更加突出。有高考填志愿的老师,已经开始劝底层家庭的子弟别学这类专业,教育投入太多、竞争又太多。
可黑龙江某医院的说法,却令很多人觉得“好像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医学生们喊着就业难,连医科大学的教授都直言,毕业生最终能“上岸”的没多少。
可是这所三甲医院却称,今年缩减招聘名额,从原来的18人降至2人。理由竟然是“招人难”,而且有些岗位连本科生也招不满。
这就让广大学生和家长很意外,在我们的印象里,明明是研究生排队面试。有些医院甚至清一色的博士,哪里轮到本科生挑剔呢?
且不说临床等比较热门的专业,有位女生来自“二本顶端”院校,学习药学类方向。不过是想应聘“拿药的”,竟然因为本科学历被嫌弃了。
当然,她是在南方某二线城市求职,可能比黑龙江竞争更激烈。但媒体曝出,多地的三甲医院目前面临招不满的处境。即使招来毕业生,也不乏辞职的。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招工难,而是“牛马荒”,高学历毕业生也一样
医生难道不是香饽饽职业吗?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形势这么严峻,能成为医生却辞职,属实令人想不通。不过,了解完行业的待遇水平,也许就懂了。
记得以前讨论工厂的时候,我们就总结出一个结论:说是“招不来人”,从根本上讲其实并不存在“招工难”;只不过是“牛马荒”罢了。
既想让大家踊跃报名,又不想给好的报酬,难以招满人不是很正常吗?很多工人可能羡慕高学历的毕业生,随便就能找到体面的工作。
其实这个问题上,高学历者也面临一样的处境。上学时以为比别人努力学习,毕业后就能轻松些。对于医学生而言,苦头还要一直吃下去。
不可否认确实有部分单位,待遇非常高,能让大学生实现逆袭。但是更普遍的情况是,一线岗位的医生和护士,工资难以跟辛苦指数呈正比。
内行表示,“三甲”听起来很诱人,在家长和亲朋好友眼中非常体面。实际上工资“性价比”反而可能更低。别看比普通单位多拿一两千,每日却忙得没空吃顿安稳饭。
如果真的“连本科生也难以留住”,那只能说明工资太低、工作模式又太辛苦。否则大学生明知这个职业更体面,有什么理由不干呢。把医学生当成“牛马”,才是招不满人的原因。
更多医学生涌入私立医院,理由很现实
一面是毕业生认为进公立单位很难,一面连三甲都说招人难。这个局面值得深思。很多网友发现,似乎在私立医院中,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医学生。
理由很现实,稍微正规些的私立,尚且能做到“多劳多得”。同为辛苦,好歹收入确实高些。有些单位听起来更具认可度,但工资结构让高学历人才不满意。
很无奈的是,一些只做简单工作的后勤人员,却可能轻松地超越这些学霸。不免要让他们寒心:苦读十多年不如有层关系,高考和考研那么难,剩下多少意义。
再者,现在压缩编制、精简人员的背景下,新聘的毕业生很多只能签合同而没有编制。既然如此就更难留住人了。最好的答案
精简编制的初衷原本是杜绝“混日子”的医生,现实里却被一些背景强的人霸占了。如果更多毕业生从公立跳槽到私立,后果真是很难说。
不光是医院,其他行业也一样,有学历有能力不如有关系
有用吗?不还是老样子
学医还有很多相关的行业都可以进的,医药代表,医疗器械,药店,药材店,制药厂,研究所,卫生行政部门……大把的岗位,你就盯着个医院岗位,还是回家种番薯算了。
三甲基本上招博士,所以招不到本科生是意料当中[吐舌头笑]
关系网在中国一直盛行不衰啊,没什么奇怪的。
关键得有关系
主要是医生后期水平高了,收入在三线城市主任医生都是50/100起跳。
只会越来越内卷
医生特别卷,不是一般卷
还招不到本科生,人家真去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