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段子挺火的,大学同学是所向披靡的保安,我是游刃有余的外卖员,那座戒备森严的小区,他只给我一个人进,我们联手控制了庞大产业。

这个段子能火,因为外卖骑手跟小区保安水火不容,小区配送“最后一公里”难点由来已久。
8月12日,杭州公安西湖分局通报,说有男性外卖骑手在杭州西湖区西溪世纪中心送外卖时,踩歪围栏被保安拦下,外卖员怕影响订单派送而下跪,引发人员聚集。
美团说,美团派了专员协助处理,给物业赔了钱,配合了警方的调查。
有谣言说在现场围观的外卖骑手被封号,美团说,没有对任何骑手封号、限制接单。
保安和骑手的矛盾,并不会因为这件事解决而自动消失,隔一段还会重新冒出来。
很多小区物业要求外卖进门登记身份证,不允许电动车进入,有一些超大型小区,骑手如果走路,送一单需要十来分钟。
保安锁车、藏车也时有发生。小区不让进,保安亭没人,骑手进去车就被锁了;小区门口不让停车,保安把外卖车推走。
保安跟骑手之间的纠纷,并不鲜见,还出现过更严重的冲突,闹出人命的惨案。
杭州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因为引发了人员聚集。从网传视频看,聚集的人员非常多,这件事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
有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外卖员,被困在系统里”,说美团这些外卖平台,通过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催促外卖员争分夺秒,甚至闯红灯,任何时间耽搁都影响到收入。
对保安来说,拿的是业主的钱,职责就是维护小区的秩序,任何违反小区秩序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他丢工作。
在平台的算法之下,外卖员铤而走险,跟保安是天然冲突,双方都是为了口饭吃,但两者就是矛盾冲突的双方,也是底层互害的典型。
还有一个社会背景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卖和网约车行业,因为没有门槛,涌入大量年轻人。
据统计,算上兼职专职,中国约有1300万外卖骑手,美团自己就有700万。
供给大大增加,而点外卖吃外卖的人,却在减少。外卖骑手竞争残酷,内卷严重。
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外卖被偷、送单超时的骑手放声大哭,尊严在生存面前,不得不低头。
长期积累的矛盾,到达临界点的情绪,一旦到达极值,一点就爆炸。
这件事处理起来,不是难题,难得是经济下行期间社会失衡,一些简单冲突,会放大恶化。
不同群体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美团平台也需要放松考核,释放利益,不要把骑手逼到绝境,决策层则需要尽快促进经济增长,改变民众的预期,创造更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