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之一
活动嘉宾
魏延年(René Viénet)
法国历史文化学者、出版人、实验电影导演
走 走
作家、《收获》APP主编
赵 松
作家
木 叶
诗人、评论家
杜立言
旅法翻译家、本书译者
主 持
兴 安
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出版社编审、本书责任编辑
活动日期
2024年8月17日(周六)上午10:00—12:00
活动地点
思南文学之家(上海市复兴中路505号)
活动内容
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1920~1959),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同时他还是画家、作词家、歌手、爵士小号手、音乐评论家、演员、发明家和机械工程师。小说代表作有《岁月的泡沫》《我唾弃你们的坟墓》《北京的秋天》《蚂蚁》等,戏剧作品有《创建帝国的人们》《全部屠宰》和《将军们的点心》,还有诗集《我不愿死》。
鲍里斯•维昂
维昂的诗歌、小说和戏剧早期受到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后与啪嗒学院(Collège de 'Pataphysique)的同道一起开创文本实验,但是他的才华在20世纪50年代并没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黑色幽默小说的流行,人们重新发现了他。他被誉为战后法国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岁月的泡沫》得到了“法国当代第一才子书”的赞誉。 1959年6月23日,维昂参加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的预演会,电影开始只有10分钟,他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当时只有39岁。 维昂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喜欢嘲讽,求真务实,痛恨虚伪,同时他还是一个敏感的诗人。所以,他与他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
1950年12月15日,正在为伽利玛出版社“黑色系列丛书”(犯罪小说)撰稿的鲍里斯·维昂突发灵感,满怀热情地写下了故事大纲和前四章。然而,他的文学生涯屡屡遇挫,终使他于1953年断然弃笔。这部让他倾心的黑色小说也就此没了下文。
维昂与法国荒诞派戏剧家尤奈斯库
六十年后,维昂的继承人发现了这部手稿,并委托著名实验文学团体“乌力波”(OuLiPo)来续写这部作品。“乌力波”欣然应命,教科书般地演绎了对五十年代美国黑色小说戏仿之戏仿,并将此作为献给2020年维昂百年诞辰的一份意外礼物。
《在劫难逃》法文版封面
参加续写的作家有:“乌力波”现任主席、2020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艾尔维·勒泰利耶(Hervé Le Tellier)、秘书长、作家马塞尔·贝纳布(Marcel Bénabou)、作家兼艺术家雅克·朱埃(Jacques Jouet)、女艺术家、作家克莱芒汀·梅洛瓦(Clémentine Mélois)。
《在劫难逃》译者杜立言、责任编辑兴安与乌力波成员在维昂故居举行该书中文版首发活动
今年,适逢中国“先锋文学”(也叫“实验文学”)四十年,以马原的小说《拉萨河女神》发表为标识和开端,之后以余华、苏童、叶兆言、莫言、格非、孙甘露、残雪、北村、林白、李洱为代表的先锋作家风起云涌,掀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的创作和评论浪潮。这些作家借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打破固有的传统小说模式和创作原则,引起了中国小说在叙事策略、语言风格、创作姿态的变革。这种文学的实验,给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九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先锋文学似乎烟消云散,当年的先锋作家多数开始转型和回归现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代表性的主流作家。
那么,当下的中国文学还需不需要先锋文学抑或文学实验?2024年8月17日上午,我们邀请法国历史文化学者、实验电影导演、出版人魏延年先生,《收获》APP主编、作家走走(《收获》杂志曾经是发表“先锋小说”的重要阵地),作家赵松(他曾经是先锋文学群体“黑蓝文学”最早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写作受法国“新小说”影响很大),诗人、评论家木叶,评论家兴安(他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参与和见证了“先锋文学”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北京文学》也是“先锋文学”的重要阵地),《在劫难逃》的中文译者杜立言等做客上海思南文学之家,分享对《在劫难逃》的阅读感受并就以上话题展开讨论和分析。敬请期待。
嘉宾介绍
魏延年(René Viénet)
法国历史文化学者、出版人、实验电影导演。1944年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曾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法国历史及中国近代史研究,同时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汉语。执导电影《辩证法可否用来碎大石》《我的丁字裤没有拉链》等,入围戛纳电影节。2003年,创办René Viénet出版社,注重文学和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其中有中国小说法文版《会飞的九爷》《百年密意》等。
走 走
作家,著有《想往火里跳》《黄色评论家》等二十多部作品;《收获》 App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创意写作入门》授课导师。
赵 松
作家、评论家,著有《你们去荒野》《伊春》《隐》《空隙》《抚顺故事集》《积木书》《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最好的旅行》等。
木 叶
诗人,批评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文化》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著有《水底的火焰》《先锋之刃》《那些无法赞美的》等,编有《梵佛间》《少时读书》,自印有诗集《云》《白色的乌鸦》。曾获中国时报文学奖·诗歌评审奖。
杜立言
翻译家,《在劫难逃》的译者。1976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修艺术史与电影美学。现居法国。
兴 安
评论家、作家、水墨艺术家、编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出版社编审。出版散文集《伴酒一生》《在碎片中寻找》《天性如此》及评论百万字。主编有《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佳作系列》10卷、《女性的狂欢: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选》3卷、《蔚蓝色天空下的黄金: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代表作品展示》小说卷等几十部。曾获得北京市文艺评论2022年度优秀评论奖。自2018年起,在北京、巴黎、青岛等多地举办水墨艺术个展。
推荐阅读
《在劫难逃》 鲍里斯·维昂 乌力波 著 杜立言 译 作家出版社
1950年12月,美军上校弗兰克·博尔顿(Frank Bolton)从朝鲜战场返回自己的家乡Black River,回到父母和守寡的弟媳纱丽(Sally)身边。战争不仅夺取了他的左手,也将他变成了一具渴望忘记战争暴行的躯壳。
在回乡的火车上,博尔顿获悉自己的一位前任被残忍杀害。他找到了做私家侦探的好友纳西苏斯(Narcissus),试图查出凶手。博尔顿向纳西苏斯坦言自己年少时曾将历任女友的名字记录下来,于是他们在校友、情敌中一一排查。博尔顿曾爱过的女孩一个接一个地惨死在这个疯子手下,他们总是晚凶手一步。在纱丽的帮助下,博尔顿在管家韦尔(Vale)的房中找到那本名册,还竟发现了一叠母亲维尼思(Venice)亲笔书写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