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年轮

素素看娱乐 2025-03-06 05:39:26

前几天,在整理个人物品时,我在抽屉的最深处发现了一叠泛黄的信件。这些信,是母亲几十年前亲手写给我的。那时,我刚满19岁,满怀憧憬地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踏上了外地求学与工作的征途,这一去就是几十年。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时常挂念独自在外的我,而我也怀念在父母身边的温暖,这种思念的情感就是通过写信来传达的。

记得那个时候天天盼着母亲的来信,独在异乡为异客,书信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每当收到母亲的来信,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拆开,细细品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看上好几遍,有时睡在被窝里还用手电筒照着看,每封信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母亲深深的牵挂和无尽的想念。收到母亲的来信我都及时的回信,无论是报平安、分享喜悦,还是倾诉烦恼,一些当面说不出的话总能通过纸上文字来表达,一封信总能承载满满的情感,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亲人的手中。那时的我,虽然身在异乡,但通过书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然而,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电话和手机逐渐普及,书信便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瞬间传递信息,沟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不再有等待邮递员的焦虑,不再有“家书抵万金”的情感,也再没有台灯下写信的时光,随着科技的发展,书信似乎成了过时的产物,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享受着便捷的通讯带来的好处,却也丢失了一些珍贵的东西。电话里的话说完就完了,微信里的短信可以撤回,可那些在岁月里泛黄的信纸始终无法撤回一个母亲最真情的牵挂。当5G信号把思念压缩成转瞬即逝的字节,那些躺在抽屉里的褶皱,反而成了时光留给我们永远的情感寄托,那些书信里承载的温情与牵挂,那些通过笔墨流淌的情感与记忆,是任何现代通讯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我关掉了手机,重新打开这些信,就像当年一样安静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字,仿佛开通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母亲在我耳边轻声诉说,那些曾经觉得平淡无奇的话,如今读来,却满是深情。母亲几乎在每一封信里都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钱够不够用,遇到困难别硬扛,要跟家里说,她还会分享家里的琐事,这些看似平常的事,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家的温暖。

如今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我也到了耳顺之年,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始终难忘字里行间的岁月,对书信的情感一直都在。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我和母亲紧紧连在一起,就算现在通讯发达,这些泛黄的信笺,依然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0

素素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